揭秘英语学习50“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学

ATTENTION

在本书阅读过程中,

你会看到一些反常规、扎耳朵的观点和例子。

此时,请先暂停阅读,思考一下:

是内容出了问题,还是你之前想错了?

请不要轻易断言:这节和我无关,那节的内容我看不懂。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放下个人立场进行阅读,给自己一个读懂本书的机会。

只有这样,你的(英语)学习才有进步的可能。

01 没逻辑生活苦,何谈学习

“逻辑”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我们经常使用这个概念,但严密的逻辑却不常见,

因为事情经常受到人情的牵绊,

让自己理性思考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但“什么事情都大不过一个‘理’字”。

生活需要逻辑,学习也需要逻辑。

“逻辑”“理性”“批判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码事,是当今社会大众稀缺的一种能力,网上、生活中五花八门的用语都印证了这个真相。诸如“短路了”“一脑袋糨糊”“拎不清”“秀逗了”“脑子进水了”等说法,不管是风趣玩笑还是中肯提示,亦或是尖酸讥讽,都是在说某人“逻辑不清晰”或者干脆“没逻辑”。

逻辑理不清,日子过不好!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其实对你影响不大。生活是这样,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学习思维的转变。在此,我们将以最直接的形式讲述什么是逻辑,以及逻辑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什么是逻辑

其实逻辑有很多别名:高大上版本的叫“批判性思维”,玄秘难测的说法叫“理性思维”,但是我更倾向于给大家最为简单直接的说法,那就是——“想清楚”。

如果要“想清楚”,我们先要确定:想什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男同学曾经问过我这个很多年轻朋友关心的问题:

“张老师,我怎样才能追到我心中的女神?”

“想什么”是思考的核心问题。那个男生找错了问题的核心,他应该想的是“如何吸引”而不是“如何追求”。如果女神最终点头接受,是因为那个男生的性格、特点、优势等吸引了她。所以,尽管大家都说“女生都是要追的”,而且追求者表达爱慕和诚意也是必要的,但最终决定情场能否得意的关键还是:“人家看上了你”,也就是你有优势,而且你的优势是对方的需求。因此,一味的追求是无谓的,因为你“想错了”。

除了大家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自己在想什么之外,逻辑还被一个天然的障碍包围着。人是感性动物,但逻辑却是黑白分明的,理性到有些不近人情。举个例子:一宗轰动舆论的恶性杀人案的唯一嫌疑人终于被警方团团围住,但是在抓捕过程中,愤怒的群众不仅帮助警方抓捕了嫌疑人,还义愤填膺地一哄而上置其于死地。这是大快人心的义举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嫌疑人的罪行需要审判确认,不管什么刑罚都要由法律裁定。虽然“杀之而后快”是一种普遍心理,但民众动手就是“私刑”,就是对这个嫌疑人的犯罪;动手的民众也因此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看来,“讲理”真的很难。

生活中的逻辑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理性的缺失,大家也承受了太多的困扰。成绩不给力、工作不好找、房子买不起、单位不加薪、工作没成绩、岳母看不上、老公冷漠脸、孩子不听话……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困扰着大家。对于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是常态,就算处理起来也通常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拿买房来说,房子买不起可以父母出钱、父母钱不够可以亲戚凑钱。这里有三个事实需要认清:第一,房子作为不动产,具有保值增值的特点,就不应该便宜;第二,住房不一定要购房,你也可以租房过日子;第三,有房价便宜的城市和区域,但是你看不上。由于房价涉及传统、国情、政策、经济、炒作等诸多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嘴上说贵、心里想买、手上没钱”这个问题在个人层面是无解的,因为逻辑不通。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个人能力和个人财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有能力买房的人不买房、有房子的人卖了房子去环游世界,除了价值观的差别之外,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人家有足够的钱买房。所以,如果大家决定购房,提高自身价值、积累财富才是问题的关键,不然你可能连房贷都要借钱去还。

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思考

设想

我们以“参加英语培训班”这个话题来谈谈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每当大家一次次重拾信心、决定“回炉再造”开始英语学习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去哪里报个什么班呢?

停!

我叫停是因为大家跳过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考环节。这个问题大家几乎都没有想过,就算大家去想,也不能立刻就答上来,而实际上很多学习者根本答不上来。“你打算学英语真的是为了一个十分具体的目标,还是因为别人学你也学?或者是纯粹的业余爱好、打发时间?”如果扪心自问之后,你说:“我学习是有具体目标的,不是盲从,也不是消磨时间。”那我就要确认一下——你的学习目标明确吗?

谈到目标,简单的确实简单,复杂的却需要仔细思考。有些英语学习者的想法很具体,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过分数线,雅思考试总分能达到6.5分或以上,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有些就不好说了,例如,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英语口语交流无障碍”,但是:话题内容千差万别、交流对象形形色色、个人状态也有好坏之分。因此,我更希望听到的说法是:“老师,我想用英语搞定西餐厅就餐的整个过程,并做到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无障碍地和服务生交流。”这个说法就很好、很具体,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明确了,我可以去报班了吧?”可以,你的时间和金钱你做主,但是从心疼你的角度出发,我必须指出你的思路中的问题,即:你为什么假设报班是学习英语的唯一方法呢?是不是应该弄清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才开始行动呢?

“学习英语除了报班还有别的方法吗?”

“报班是不是(众多)英语学习方法中最好的?”

如果你说:“参加培训班学习课程可以借用老师的自学、教学经验让我高效学习。”我又要替大家发问了:

“真的有课程能够针对我的需求吗?课上教的我能用上多少?”

“这次报班和我之前N次参加培训课程会有什么区别?”

“讲课的老师不是培训班教出来的吧?那我为什么要参加培训班?”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张老师,您还做培训吗?您一定要把本来想报班的同学逼到自学成才的道路上吗?您不想收学生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砸其他培训老师的饭碗呢?”对此,我只想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些钱能赚,有些钱赚到也是为了买药。‘元芳们’,你们怎么看呢?”

反思

看到这里,大家会问:“这是逻辑吗?这不就是没事自己找麻烦吗?学英语哪有这么复杂?”那我反问大家一句:“我的方法麻烦,你的方法没用,你怎么选呢?”我其实也不怪大家这么想,因为现在的英语培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参差不齐,令人很难选择。

当你看到“一年零基础到流利”的广告宣传的时候,你应该问一下授课老师:“您学习英语用了多少时间啊?如果您用了不止一年的时间,那您推出的课程是在嘲笑我们学员智商低下让您骗,还是您教学突破后找到了新方法、自己无法验证只能用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出国考试培训机构为什么只有“分数不达标免费重学”而没有“分数不达标全额退款”的说法呢?如果你也认可分数和个人努力有关,那么机构的教学和你个人的努力,哪个更重要呢?真的是个人努力已经到了极限,就差培训机构帮你踢出那“临门一脚”吗?

我承认:很多事情不能细想,越想越可怕;但此时我还要追问:你不想,事情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吗?是不是你想了才有可能想清楚,才有可能解决?不然你肯定还是在被英语老师当韭菜一茬一茬割的路上,是吧?

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操作

如果说整个思考过程是“开方子”的过程,剩下的就是“抓药”了。相信看了上文,你已经决定自学成才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自学如何具体操作。

978-7-111-58832-0-Part01-1.jpg

我们继续西餐厅的话题:大家可以在脑海中过一下所有可能遇上的流程——进门报名入座、餐厅只接待有预约的客人让你无奈离开、无预约可用餐需要找座位、确认人数顺利就座、可能需要等位、向领位服务员解释、拉关系(私下给小费)希望尽快用餐……

如果你看到这里就觉得麻烦,那你别吃饭了,因为说到这里还没开始点餐呢……我承认,话题分支很多,需要准备的内容也确实很多。但是除了一步步地准备话题,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在餐厅“无障碍交流”吗?查找语言素材的方法也很多:找菜单、搜网络、问高人、查字典……不管怎样,你都是可以自行准备的。我和真正的零起点学员试验过,他们可以,你也可以。对,是麻烦,但只是可以解决的麻烦。

如果大家说:“我去的餐厅绝对不会有等位的情况,领位也认识我了!”那好,你跳过这个阶段,继续仔细地逐项准备后续的用餐步骤就好了嘛!然后呢,西餐搞定了,就去研究中餐;吃饭搞定了,就可以准备就医;病看完了去趟银行;路遇歹徒你要报警……如果所有可能遇到的对话场景,你都思考过、准备过,你的口语水平就能到达“日常交流无障碍”了。方法是有的,也可以自行操作,但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可以完成准备的过程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找到了英语口语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更符合逻辑

逻辑是一种思维习惯和生活态度,逻辑的思考虽然有时候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当尊重逻辑、找到问题症结并解决问题之后,我相信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当初可能怀疑你、否定你的人,都会认可你的做法。要想变得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虽然有点麻烦,但并不是你力所不及的,你需要做的只是去确认: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如何真正解决。如果你的行动也能跟上,那解决问题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思考

(1)

你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你的英语学习目标具体吗?

你觉得你的英语学习有前途吗?

(2)

一个小男孩被一对夫妇领养,其在幼年时期受到了酗酒养母的虐待,但养父发现问题之后立刻抚慰他,并助其妻寻医问药进行身体和心理治疗。不久后养母彻底戒酒,三口人重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孩子成年后,沾染酒瘾。一日酒醉后,下意识地回到他和养父母早期的住宅,翻墙入室,杀死了住宅中的新主人——一对熟睡的老夫妇。你如果是陪审团成员,你会:

A.判定他杀人吗?

B.因为他的犯罪动机加重、减轻刑罚吗?

注:欢迎读者扫描本书封面的二维码,加入读者QQ群,讨论节末思考题。

02 学习,不是你想开始就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大家经常忽略了“好的”这两个字。只有“好的开始”才是成功的保证

但“好的开始”绝对不是“好的!开始!”

虽然国人大多认为英语是“必修课”,

但很多人无从下手,或者是胡乱开工。

我们的英语学习,到底应该如何开始呢?

学习有其一定之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本书伊始,我要跟大家好好说说学习这件事情。在本节中,我将从学习的目的、方法、态度、操作四个层面入手,帮助大家理清“理性学习”的思路。

在此,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清空个人观点”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评论观点的优劣,就应该摘掉有色眼镜,尽量用你的双眼再现观点的原貌、理清观点的脉络。当然,我的观点和理论可能都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也请大家将自己认为是“糟粕”的地方找出来,和我在QQ社群互动、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这将是我们双方提升认知的有效途径。

学习的目的

因果恒长

《教学七律》是西方经典的教学理论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教学理论著作。该书开篇说:

“如星辰运转、万物滋长,教学有其自然法则。教学是用确定的动因产生确定效果的过程;动因产生效果,其律有如日夜交替一般恒长。”

虽然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教师,但是其中“教学是用确定的动因产生确定效果的过程”这句话用在我们今天的话题中再适合不过了。学习过程中各种细碎因素的总和决定了学习的成败,一个很小的点就能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早期的GRE考试中有字母全部大写的题目。根据测试,国人阅读全部大写的英语内容的速度只有阅读正常大小写文段的30%左右。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小写这个不起眼的考点是影响我们某个题目作答、甚至整场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家有幸把所有影响考试成绩的负面因素都排除了,是不可能考不好的。因此,如果大家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英语,大家的英语学习是不会有效果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前进的第一步,所以我在本节中会再次强调。

纷繁复杂

英语学习的目的五花八门:考试、升职、留学、拿证,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原因;兴趣爱好、消磨时间、跟风而上等也是常见原因。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动机十分特殊的学习者:有个女生参加线下培训班只是为了“晒”穿不完的漂亮衣服;有位父亲学习英语是为了戒掉喝酒、打牌的不良习惯,让自己在国外学习的女儿刮目相看;另一个父亲为自己十岁的女儿连续报名“华丽学院”(我在2013年创建的在线教育品牌)的课程,是希望女儿从小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在下节将更加具体地分析学习目的,但在这里我要提醒所有正准备开始学习或者正在学习英语的读者们,请大家关注自己学习目的的设定,一定要反复问自己“我为什么需要学”“我要学到什么程度”,直到你得出非常清晰的答案。因为学费是小事,但初衷不明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说到底,时间就是生命。

两种不靠谱的“目的”

在确认英语学习目的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比较常见,学习目的本身问题不大,不过大家“常立志但次次败”:我这次一定要如何如何,但实际却和上次一样惨淡收场,自己的败绩又增加了一次。多一次失败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小升初、中高考、四六级、雅思托福或者职称英语考试,基本就是国人一辈子可能经历的所有重大英语考试,加在一起,大家能失败几次?就算考试成绩也是小事,但英语给大家心理上留下的伤害和大家对英语的厌恶、排斥甚至是恐惧,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我还见过因为英语学习长久不见收效,某位同学甚至对个人能力产生了怀疑。毕竟,夜路走多了,眼睛就看不得光了。

第二种情况“套路很深”。很多同学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进行学习,考试结果不甚理想,却对自己说:“我专注过程,我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在这里,我只想对这些同学说一句:学习不能、也不会“东边不亮西边亮”,世界上没有“天天抄单词虽然记不住却练出了速记”的道理;专注过程是失败者的说辞,因为成功的人没时间回顾来路,因为他们早已踏上奔赴更高目标的征程。

学习的方法

不管目的是否清晰确认了,大家可能都会匆匆上路,或者开始奔向更高水平英语能力的跋涉。有人徒步、有人骑单车、有人自驾游、当然还有人搭飞机、乘高铁上路。在听到我列举这些交通工具的例子之后,大家不要误认为,“自驾游”比“徒步”更加舒适、快捷、高端。在这里,我列举各种方法,只是希望强调方法不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比将在后续章节中推出。面对众多的方法,学习者其实是“先入为主”——最早知道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或者“跟风而动”——谁的方法火爆、吆喝得响就用哪种方法。有多少学习者考虑过,你采用的方法原理有问题吗?就算方法原理没问题,但是适合“你”使用吗?

其实,语言教学或者语言学习的过程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大家想想自己怎样学习语文就好了。我们有什么诀窍吗?但大家不知道的、让大家更加束手无策的是:国人学习英语是外语学习,那些母语学习的经验我们可能用不上。

此外,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传统的文本分析法、语言结构固化法、声音先行的听说法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国内正式的英语教学和改革开放同龄,大约40年,各种视听教学、外教主导、实用倾向、碎片学习等用于中国英语教学的理念层出不穷,它们有效吗?应该没有吧?因为大家不仅依旧在学,而且好像是永远在学,但结果却一直不理想。普遍适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方法到底是什么呢?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为大家慢慢道来。

学习的态度

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不是事儿的事儿看得很重,例如大家总是喜欢强调自己学习英语的困难:我岁数大了、基础不好、情况特殊……同时大家却会忽略一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自己学习进步的因素,例如大家的母语水平以及通用学习能力。其实大家考虑一下,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用中文聊天言之无物,写文章提笔忘字,那我们的英语水平能有多高呢?如果大家学习了这么多年,没有一次学习成功、考试拔尖的经历,怎么能指望自己的英语学习一定取得成功呢?

此外,没有逻辑、不尊重事实也是国人英语学习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一定可以的!一定要把英语学到某种程度!”我个人认为,就算大家有百分百的把握,是否在说话时还要留下余地?如果你认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是唯一的办法,那你是否做好了所有的学习准备,并且能够承受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压力呢?而且“置之于死地然后挂了”的经历,大家少吗?

事实是:很多人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我不怪大家,因为人就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大家可能本来就是羞涩内敛,有可能使用母语都不善言辞。我在此只是说大家“学不好英语”,而不是“什么都学不好”,更不是否定大家的人生,因为英语学习并不是大家生活的全部和唯一。我只想对那些认为“一定可以”的同学说:人生总有遗憾,英语学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身为英语老师,我“自砸饭碗”追求真理,大家就不要反驳我了。

学习的操作

我的大学本科是英语专业,我的毕业论文以“英语角”为题,研究英语角对国人英语学习的助力到底有多大。我在发放几百份问卷、偷偷录下聊天内容、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英语角基本无法帮助国人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什么?张老师错了吧?”在此,我简单列举一下接受调查的英语角的参与者和英语角的实际情况:

1.每周英语课寥寥无几、作业不多、作业质量不高;

2.去英语角之前不准备话题;

3.聊天过程中很难遇到高水平对话参与者;

4.有母语人士、英语高手参与的讨论中,说话的人就那一两个;

5.说错了别人不纠正、不会说的自己不查证;

6.表达质量普遍欠佳,连“练习听力”的副效用都无法获得;

7.(最关键的是)参与者除了上课点卯、敷衍作业、逛英语角之外,并

没有努力学习英语。

由此可见,通过英语角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效率极低;试问:去英语角难道不是浪费时间吗?

“同样一句话,有人说暖心,别人说坏事”也是这个道理。在很多情况下,怎么做和做什么同样重要。这时候,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一下提升了:学习的时间、频率、专注度、坚持程度、成果评定等因素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自己无法兼顾的。就算在学校、培训班内,由于教师无法关注每个人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广大英语学习者虽然身在课堂,但是学习最终还得靠自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怎么修行是大家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不负责任,是因为人和人不一样,而且老师的某些要求你也做不到。这个时候如何扬长避短,特别是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路线,真的要靠大家自己。这一点,我在后面的章节也会详细地剖析。

总结

请大家把下面这句话反复读五遍,并且牢牢记住:“我无意阻止大家学习英语,我更没有任何理由打消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之所以不让大家随意开始英语学习,是因为我替大家在意你们的学习投入,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学习的目标、方法、态度、操作,都会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也无法回避只有知道了困难,才能规避困难、克服困难,学习才能有出路。

思考

(1)你在英语学习的目的、方法、态度、操作这四个方面中,哪里出了问题?我列举了四个方面常见观点各一种,旨在抛砖引玉。

A.目的:我要学得比某人更好!

B.方法:我了解自己,我现在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

C.态度:这种方法是某人说的,一定管用!

D.操作:语法我自己搞不定,不看了……

(2)看过本节之后,你“摸到英语学习的门路”了吗?请总结你的心得。(为了防止大家思维过度发散,要求使用20字以内中文作答)

03 为什么学英语,你不确定

大家学习英语的过程通常很“飘忽”,

想着A,做着B,

收获C之后才发现自己想要的其实是D。

这是国人英语学习的常态,

但这样的过程并不理想。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没有“白学”,

你还是应该冷静下来,

看完本节内容,再做决定。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没有“白学”,你还是应该冷静下来,看完本节内容,再做决定。

在上一节中,我已经为大家分析了学习目的、方法、态度和操作对英语学习整体效果的影响。由于学习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所以我将把“英语学习目的”这部分的内容独立成节。

大家一定会有疑问:这有什么可聊的啊!学好英语就是目标啊!有必要用一节来讲这件事情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学好”这种说法太宽泛了,任何学习目的的细微差别都可能造成学习收效甚微,或者根本没有效果。而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学习目标可能都选错了。本节我将剖析“应对考试”“工具信仰”“文化角度”“兴趣方向”“专注实用”“职场功能”这6类常见英语学习目标。你准备好了吗?

应对考试

最常见的、需求量最大的英语学习目标应该是“逢考必过”。但考试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A.“升学考试”,例如中考、高考等;

B.“通过上培训班应对的考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考研英语等。

首先,学校考试的目标很清晰,分数越高越好。在此提醒所有要面对中、高考的学生们:虽然学校有三六九等之分,但是我可以比较负责地说,凡是能够被委任负责毕业班的老师,都是在学校可选范围内的最佳老师。所以大家要配合这些有经验的老师,心无旁骛地准备考试,把各种英语兴趣学习先放在一边,顺利度过考试这道关卡。我要郑重地告知所有要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及其家长:就算从进入大学开始算起,学生为了兴趣学英语的时间至少还有大半辈子;但毕业考试一辈子通常只有一次,而且你们只有从现在到考试前这段时间去准备了。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你们应该都能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我相信大家!

相比毕业班的英语老师,考试培训界老师的平均水平堪忧。之所以说平均水平,是因为确实有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真的很棒!这一点我绝不否认。但我也要说:很多机构的教师招聘、培训并不是做得很好,而且有过度营销的嫌疑。请大家仔细甄别,多多上网查证以往学员的正面、负面评价,然后再稳妥择师。

其实,还有第三种应对考试的方法——自学。这种方法有点难,我会在后面的课程中专门讲解。总的来说,为“分”而学比较直接,也不难操作,跟着靠谱的老师学就问题不大了。

工具信仰

不同于“为分拼搏”,有些英语学习者只是希望储备知识,为自己的“能力箱”多添一件“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英语只是一种工具”的说法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在这里要反驳一下这种观点。“工具”这个概念,总给人们一种“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的感觉,但大家得有多高的水平才能在用的时候将英语“信手拈来”?此外,工具放在一边,时间久了也会生锈,那你的英语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你在说“英语是工具”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完成所有的或者既定的英语学习任务,然后为了英语着急上火、求神告佛呢?所以说,你是英语的“工具”,对吧?鉴于“语言就是沟通工具”和“天天学、学多久都依旧无法用英语沟通”这两个事实,“英语是工具”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悖论,而大家充分理解这一悖论的时机,可能确实还没有到来。

文化角度

很多英语学习者可能没有特别功利的学习目的,只是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体验“西方文化”的机会。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家还是太着急了。在我的线上直播课中,无数学员曾经问过这个问题:“老师,我如何积累英语文化,提高英语水平呢?”我本着“毒舌”精神,对此类问题的答复都是:你连英语单词都搞不定,何谈文化呢?

大家听到这种论断的时候,基本都是满心不服气。此时,我一般会让学员用英语回答下面的这个问题,从而证实我的观点:You were not born and raised in a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were you?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一般都会自信地用英语回答:“Yes”。其实很多英语学习者都会犯这个错误。因为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回答应该是“No”。没错,确实母语人士也可能会在Yes/No后面加上不恰当搭配的否定或者肯定补充回答,但是在上面这种没有上下文,且需要明确的回答的问题上,是不能含混的。“体验文化”的说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大家是否应该更加熟练地使用语言这种文化载体之后,再考虑更好地理解、吸收异国文化呢?

兴趣方向

“兴趣”是大家常常提起的一个学习英语的目的。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我在这里只为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因为后面的课程中会有专门的讨论。我给大家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兴趣就好像我们用扔硬币来决定一些举棋不定的选择一样,其实就是“看运气”。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有兴趣和爱好,但是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大家如何确保自己不会因为机缘巧合错过自己可能更感兴趣,或者更适合自己的兴趣点呢?所以,严肃地讲,大家的兴趣就像扔硬币一样,不管正面、反面,都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大家把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必需的投入,特别是时间这种永远无法挽回的成本都纳入考虑的话,大家是不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或者赌博呢?

大家说“我就是对英语感兴趣”,或者“我就想通过学习英语消磨时间”,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你的生命你做主”,虽然挥霍生命可耻,但毕竟那是你的生命。不过,这么说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或者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够把英语学到某种程度、达到某种标准。在这里我就要拦住大家了,因为大家“没有说出来”的目标一般难以达成,大家“消磨时间”的过程更不会愉快。因为“兴趣”除了具有随机性之外,还有“催化剂”的作用。不过大家注意,催化剂需要参加反应的物质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作用。但英语学习中的“物质”是什么呢?还请大家关注后续课程中与“兴趣”相关的章节,并从中获取答案吧。

专注实用

其实“专注实用”这个小标题总结得不是很好,因为很多学习者是提不出这种目标的。无数英语学习者在各种场合下反复提出下面这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够做到英语交流无障碍?”大家还记得第一节课中“西餐厅”的例子吗?如果真要严肃回答大家的问题,我只能根据我大致的估算告诉大家:一个普通人可能需要掌握近千个像“西餐厅”那样的话题,才有可能在生活中畅通无阻。

如果学习者们问:“我们的语言没有迁移能力吗?也就是能不能做到‘会了一个话题,别的话题也就没问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大家也别急着乐观。大家确实不用逐一准备所有的话题,但是大家需要将近千个话题中相当数量的话题掌握得很好,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这个“相当数量”至少也是20%至30%吧?或者大家有非常好的语言基础,包括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说不定也能够自行拼接各种场景所需要的用语,从而使得学习更为高效。但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不也需要积累吗?大家临场发挥的能力就那么强吗?建议大家还是把实用目标无限细化吧!目标越细化,操作性就越强,成功的概率自然也就更高!

职场功能

很多学习者强调英语学习的职场功能,这好像无可厚非:“招聘要求上面写得很清楚啊!我求职最终被拒就是因为英语不好啊。”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实例:华丽学院曾经招收过一个被英国老板强迫来学习发音的学员。说“强迫”是因为,老板批准了他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并承诺支付所有学费,同时扔下一句话:“我实在听不懂你的英语了。”其实大家是不是也很同情这位老板?面对一个工作能力卓著、但无法沟通的下属,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只有老板自己能懂了。但大家想想,这位老板有可能招收一个只会英语的人从事技术工作吗?只会英文的员工是不是当英文秘书都有点不合格呢?老板到底更看重员工哪一方面的能力呢?

根据很多供职人力资源的华丽学员的“内部消息”,英语能力充其量只是求职过程中的“加分项”,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淘汰项”——也就是说,同等专业条件下,英语好的应聘者会被录用,但用人单位会毫不犹豫地淘汰只会英语的求职者、而去录用专业突出但不会英语的应聘者,因为英语比专业好学,因为大家可以边工作边学英语。

此外,大家是否考虑过,在几乎触手可及的未来,中文是否会取代英语或者和英语平起平坐,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呢?是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也能取代人工、完成翻译工作呢?因此,我希望非英语专业相关求职者专注自己的专业领域,兼顾英语就好。

总结

学习目标的精确设定,直接决定了大家英语学习的效果;无效的英语学习自然不会让大家如愿以偿。此时,我希望各位英语学习者能够战胜自己心中那个不讲理的“小恶魔”,直面自己的需求。

同时,我给大家提个醒:目标对应的操作方法是不通用的;如果大家学习时兼顾多重目标,那么学习方法也应该是多种目标对应方法的交集。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些目标很难组合,例如“兴趣”和“考试”就基本是不相关的两种需求。

思考

(1)请读者反复思考并确认个人英语学习的需求和目标。

(2)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论证“我是否应该放弃英语学习”。

(3)如果你的英语学习有多重目标,请仔细思考:

A.你的多种学习目标是否相互冲突?你如何取舍?你如何使不同目标兼容?

B.你的学习目标是否依旧太多?能否减少学习目标数量直至为单一目标而学习?

04 英语好,其实只是个传说

虽然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尺就是比寸长。

比寸长的,还有丈、里,后两者也有长短之分。

评价源于比较,统一标准之下的比较才算可靠。大家把比自己强的英语学习者的能力定义为“好”是主观;

“鸡头”依旧不敌“凤尾”才是客观。现在你在哪个圈子里徘徊、你想去的圈子又有多远呢?

“英语好”这句话一般都是出自别人之口;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听到甲和乙说丙英语好,而丙可能在场,也可能不在场。这种第三方评价多多少少带有一种“恭维赞许”或者“道听途说”的感觉。

正因为对英语水平的评定比较随意,而且点评别人英语水平的人并不权威、评价的客观性很难保证,“好”这个概念就变得很模糊。在本节中,我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好”的两重性、介绍七种“好英语”的标准,并简单说明“奔赴好英语”的途径。门道真的很多,希望大家对号入座。本节马上开始!

“好英语”的两重性

绝对标准

评价好坏,避免不了对比,而对比不能没有标准。标准之说,由来已久而且司空见惯:学习说“60分”,国际看“ISO”,娱乐有“MP3”,论文用“MLA”……正是因为标准的存在,行为才有了规范,交流和协作才成为可能。“我什么时候才能学好英语?”这是笔者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更多时候大家潜意识中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才能把英语说得像某某那样啊?”

我完全理解发问者的心情,但如果真的执着于这种想法,大家的下场应该是很不幸的。因为大家不知道,可能也不想知道的是:我高中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我是1997级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唯一精读超过90分的男生;我曾代表北京大学参加“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奖;我坚持四年参加人民大学英语角,几乎每周不落;我从1998年开始课堂英语教学至今近20年;我编写过的英语学习相关出版物摞起来到了腿肚子!对,这就是我,但大家真的要以我为“英语好”的标准吗?

相对标准

此外,比较者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距将造成标准失衡——“你比我强,不能说明你就是好的;正因为我可能非常差,所以我没有能力准确评价你的水平”。非理性的评价和评价体系确实让很多学习者吃了亏:你遇到的大神们、高人们很可能给不了你想要的帮助,因为他们的能力也许不足以指导别人。

同时,这种情况还可能体现在学习材料、途径的选择上。如今的学习者总是能够看到无数“好用的APP”,并对其趋之若鹜。可过不了几天,不管是教你背词还是练习口语的APP,都不再被打开了,然后大家再去找“更好用”的APP。我们在某宝购物的时候,用户评价可能非常管用,因为用户和产品“在一个水平线上”,但评价教学和教学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应该超出了学习者的水平——大家毕竟是刚开始学习的外行嘛。所以哪些材料好、哪些方法灵,大部分是用户的主观评价,且缺少学习效果的事实支持。

“好英语”的类型

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情况不少见。虽然说“自我感觉良好”不是什么好的心理,大家也知道提防,但是无奈,人嘛……用电影《魔鬼代言人》里面的经典台词来讲,“Vanity is my favourite sin”(虚荣是凡人最喜欢的罪)。这句话一点不假。别人恭维你英语好可能出于多种原因,礼貌是最常见的,同时也不排除别人在讨好你,甚至真的有可能是你所处的环境和比较对象太“low”。

另外一种“自我感觉良好”是真的不自知,在教学过程中,华丽学院经常会遇到学员们感慨:“原来是这样啊……”“怎么会这么理解……”“这样真的更好……”大家的认知真的需要提升。无知无畏,但无知不是无罪的辩护。

别人都说好

这种说法逻辑上说不通,说通更不好听。大家都明白,米尺不能直接度量公里;也就是说:

某人没达到公认的、客观的“好英语”的水平

某人夸你英语好

所以,某人只能说“你的英语比我好”

某人已经达到公认的、客观的“好英语”的水平

某人说你的英语好

所以(一):你的英语好(但他们的英语更好——自抬身价)

所以(二):你的英语不好(人家夸你是为了面子或者谄媚)

当然,有读者会问,我虽然不能评价比我英语水平高的人的实际水平,但是我确实知道他们比我的英语好啊,难道他们不算英语好吗?那笔者反问一下:如果你长得像冯巩,比你好看的人都是吴彦祖吗?

学校成绩好

我们终于渐渐走出了没有标准的泥淖,因为我们现在开始引入分数了,哪怕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学校成绩,但这毕竟是一个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尺度啊。不过,我确实和大家一样要小小吐槽一下学校成绩这个事情。原因很简单:考试内容过分强调单词、语法、词汇,而忽略口语、写作能力;教学内容准确度欠佳,例如What’s wrong with you?(你这人怎么这样?你有“病”吗?)被可笑地翻译成“你还好吧?”。不过,全面考虑之后,我们还是要说:学校成绩虽然不能说明学习者真正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但连应对学校考试都有困难的学习者,英语水平肯定不高了。

雅思托福好

首先要为雅思、托福考试正名:这两种考试都是全世界公认的英语水平等级考试,考核留学、移民出国人士的英语水平只是这两种考试的功能之一。区别就是前者为英系考试,英联邦国家推崇;后者是美国的考试,美国院校的接受度比较高。这时候有人会问:

雅思、托福考试就一定能衡量我的英语水平?

这两种考试考不好就能说明我的英语不好?

我的答案是:应该是。说“应该”是因为考试有时候确实不能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例如紧张、意外等因素会影响考生的发挥。但是鉴于雅思、托福考试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自身的公平性,说“雅思、托福成绩不好就是英语水平不高”是稳妥的,至少多次考试后的平均成绩是能反映应试者的英语水平的。随着这两种考试日益严谨,考生成绩和实际水平无限接近。

尽管近些年培训界的“技术指导”确实不错,为考生的雅思、托福成绩“注了水”,但合理取得的、在两年有效期之内的成绩基本可以反映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大家可以说雅思、托福考试还有种种不足,我也承认有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但是与“某某说我英语不好”“某某视我为英语偶像”相比,这两种考试是更加科学的。

术业专攻型

该类型的英语人士对英语的需求大多超过了使用的范畴,逐渐步入了研究阶段。例如笔者身边的一位准英语老师。所谓“准老师”,是因为他现在就职于一家国际出版社,并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我们姑且称他为老师吧。这位老师对英语词汇情有独钟,词根词缀的掌握都不在话下,他对词汇的统计、词频的研究十分深入。

如果大家对人工筛选一个10兆大的文档里的单词的工作量没有概念的话,大家感受一下两个月几乎不吃不睡的工作量吧……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将自己浸泡在词汇的海洋中的人,对词汇的理解和把握要比常人强多少。但是,理性地讲,我们说这位老师英语单词好,是不是比说他英语好,更加稳妥呢?

哪里都够用

到了这个层次,大家的英语学习就可以说“大成”了。虽然英语对这类学习者来说是外语,但其英语水平完全能够应付各种常规、突发情况,而且没有任何语言的障碍。这种学习者一般是英语语言基础很好的中国人,再加上留学、驻外、教学等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机会,他们把英语彻底学通了、用上了,而且用得很好。当然,其中不乏一些知足常乐的人,但毕竟我们的前提是够用,能够做到“用英语办所有事”,真的可谓英语学有所成。

世外高人多

当然还有极小部分人,他们已经不需要考试的证明;他们已经能够非常自如地应对各种已知、未知的语言使用场景;他们也无意或忙不过来给大家秀英语水平,可能只是使用他们习以为常的英语就能技惊四座。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和个人超群的能力,他们的经验实在太高深以至于无法普及;他们说出的真理往往无法被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接受。

我们也许不能再把这个小群体叫作学习者了,因为他们能够纯熟地完成中英两种语言的转化。我们叫他们“高级使用者”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也好,反正和大家的关系不大了。因为绝大多数学习者到达不了这种程度,就像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成名成家一样。

如何拥有“好英语”

读了这么多种“好”,大家一定想问:不管哪个级别,我应该怎么做呢?给大家三个要点:

A.做好必做课业,直到你觉得可以拿出去展示;

B.限时完成任务,例如“今晚搞定英语作文”或者“本周完成多少个单

词的记忆”;

C.不断小幅提升,例如每周单词学习的数量逐步增加或者学习内容的难

度加大。

这样一个个小小任务的达成远比一个恢宏计划的实现更实在,因为至少拆解后的任务和标准更加具体,也更容易实施。我在后续章节中会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

总结

“好”是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有绝对和相对之分,所以“英语好”只是一种模糊的说法,以它为目标就有些不切实际了。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追求美好的事物没有问题,但要适度。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标准,将大目标细化,并且坚决执行,大家的英语才能好起来。

思考

(1)你个人对于“好英语”最现实的目标是什么?请使用数字、证书、分数等具体描述你的目标。

(2)你认为你身边的“英语高手”“英语大牛”“英语老师”的水平属于本节中列举的哪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