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笛
【乐器名称】长笛(英Flute 意Flauti 法Flûte 德Flöte 俄Флейта)
【乐器本调】 C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表
【结构组成】管身(吹节、主节和尾节)、按键系统
【使用材质】无缝镍银管,木质、银质、合金材料等
【乐器特色】
吹孔气鸣乐器,木管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广泛应用于管乐队、管弦乐队和军乐队。长笛在17世纪中叶被认可,18世纪中叶成为大众喜爱的乐器。最早曾在吕利的悲剧《依齐达》(1677)里运用。长笛的发展归功于波姆,他改良了长笛的运指方法,增强了音质,改变了管体形状,使机械化音键更加系统,大大丰富了长笛自身的表现能力。长笛家族包括短笛、中音长笛、低音长笛、倍低音长笛等。
【音色音域】
(标准C尾管)小字一组c至小字四组f(c1—f4)。
长笛的音域为三个多八度,音色突出,抒情亮丽。b为最低音,低音区(c1—g1)音色钝、浓,强奏效果不明显,需要气息的压力小,但耗气量大,在运气时要尽量放松和打开口腔咽喉部增加气息的流动感;中音区(g1—g2)音色柔美、恬静而富有感情,发音稳定,是最易控制的音区;高音区(g2—g3)音色清晰明朗,音质饱满亮泽,表现力显得特别鲜明,在强奏时能得获得华丽的效果,气息需要较强的支撑力;超高音区(g3—c4)音色尖锐激越,穿透力极强;#c4—e4为极端高音区。
【演奏技巧】
b长笛是木管乐器中最灵活的,能演奏出高难度的经过句、音阶、琶音,特别是演奏颤音、快速持续的连跳和同音重复等技术能产生卓越的效果。吐音方法有“单吐法”“双吐法”“三吐法”“滚舌”等等。其特殊技巧有泛音:在放松口型状态下,超吹八度音程或十二度、十五度音,产生类似弦乐器的发音效果;滑音:手指在键孔上左右摸滑,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同时哼唱:在演奏长笛的同时哼唱;模拟打击乐:快速拍打音键,同时口中发出咂舌的“嗒”声,可发出模拟打击乐的声音效果;呼啸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气,同时按乐谱快速移动手指,造成啸声效果;模拟铜管乐器:两唇紧贴吹口,开小孔吹气,发音如同小号般金属音色效果。
【应用曲目】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维瓦尔第《七首长笛协奏曲》,泰勒曼《五首长笛协奏曲》《十二首长笛幻想曲》,巴赫《六首长笛奏鸣曲》《a小调无伴奏奏鸣曲》《长笛第二号组曲》,匡茨《长笛协奏曲(G大调、D大调)》《长笛奏鸣曲》多首,佩尔戈莱西《G大调长笛协奏曲》等。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品:
斯塔米茨《G大调长笛协奏曲》,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G大调协奏曲》《D大调协奏曲》,海顿《D大调长笛协奏曲》,贝多芬《夜曲(Op.25)》《六首钢琴与长笛主题变奏曲》《降B大调钢琴与长笛奏鸣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品:
沙米纳德《小协奏曲》,舒伯特《枯萎的花变奏曲》《阿佩乔尼奏鸣曲》,肖邦《罗西尼主题变奏曲》,多普勒《匈牙利田园幻想曲》《瓦拉格幻想曲》,波姆《大波兰舞曲》,舒曼《三首浪漫曲》,热南《威尼斯狂欢节》《拿波里民谣幻想曲与变奏曲》《茶花女主题幻想变奏曲》,比才《小步舞曲》,高伯尔特《长笛幻想曲》《夜曲和快速的诙谐曲》,博瑞纳《卡门主题变奏曲》,埃涅斯库《如歌的急板》等。
20世纪代表作品:
普朗克《长笛奏鸣曲》,德彪西《牧神午后》,哈恰图良《长笛协奏曲》,伊贝尔特《长笛协奏曲》,诺里维《里诺之歌》,桑刚《奏鸣曲》,武满彻《声》,贝里奥《模进一号》等。
中国经典作品:
贺绿汀《牧童短笛》,谭蜜子《夕阳箫鼓》,黄虎威《阳光灿烂照天山》,赵季平《大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