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商务活动的贸易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国际商务管理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有助于认识国际商务的实质,更好地指导国际商务实践活动。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国际贸易问题也是经济理论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早在16世纪,西欧重商主义就开始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探讨。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也获得发展,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后来的约翰·穆勒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奠定了基础,其论点至今仍支配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在约翰·穆勒后,经过马歇尔(A.Marshall)、埃奇沃斯(F.Y.Edgeworth)、陶西格(F.W.Taussig)、范纳(J.Viner)、哈伯勒(G.Harberler)、俄林(B.G.Ohlin)等人的努力,国际分工理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为代表。
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扩展,以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为基础,并由萨缪尔森、斯托伯、罗伯津斯基加以扩展。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论进行实证检验。
第三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如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产业优势地位转移等问题寻求理论上的解释,提出许多观点,如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需求偏好相似说、产业内贸易说等。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1776年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全面阐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理论与思想。斯密通过对家庭和国家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国际分工、贸易的必要性,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反对重商主义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或绝对利益理论,是亚当·斯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子版块,是其分工理论的国际化拓展和延伸。其中心思想是:每个国家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双方都能从中获利。通过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揭示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斯密进而分析道,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讨论与思考
斯密的著作非常注重案例论证,即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高深的理论,深入浅出,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分析一下,下面他所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一家制针的手工作坊里,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
“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
“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的代价。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二)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绝对成本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但是该理论尚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假定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存在着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那么这个国家还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或者说还能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李嘉图创造性地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成功地回答了问题,还将古典贸易理论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对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是自由贸易的坚决支持者。1817年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从此,比较优势论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真理”,后来被无数经济学者引用并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比较成本理论或比较利益理论,是对绝对利益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中心思想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其基本原则是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均处于劣势(即不存在绝对优势产品),仍有可能进行互惠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或称比较优势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产品(或称比较劣势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表2-1、表2-2、表2-3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表2-1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前的生产情况)
表2-2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后、交换前的生产情况)
表2-3 比较优势分析(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从表2-1可以看出,无论在小麦还是在布匹的生产上,B国都处于绝对劣势。然而,B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只有A国的1/6,而生产布匹的劳动生产率是A国的1/2,因此B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另一方面,A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但是,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要大于生产布匹的绝对优势,因此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A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部分小麦来换取B国的布匹,B国专门生产布匹并出口一部分布匹来换取A国的小麦,则两国都可以获益,见表2-2。
可见,在劳动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小麦产出增加10蒲式耳,布匹产量增加0.5码,国际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世界总产出增加了。
假定A国用10蒲式耳小麦来交换B国的1码布匹,那么交换后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情况见表2-3。
交换后,A国在布匹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10蒲式耳的小麦,而B国在小麦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0.5码的布匹,两国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好处。
李嘉图的相对利益论解决了斯密理论中的致命弱点:如果一国在一切产业上均无优势,对外贸易何以产生。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指出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能从事对外贸易并从中获利;即使最先进和最落后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机会。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而另—方两种产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叫作比较利益。
(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科学性在于揭示出一个客观规律:无论一国生产力水平是高还是低,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确定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从事国际分工并发展对外贸易,会比闭关自守、自给自足获利更多。因此,这一理论从提出至今,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推崇,被誉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不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也有许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李嘉图的分析还只是静态分析,他没有进一步指出各国的比较优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生产制度与生产技术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因此原有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会不断地被打破。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只是以劳动成本差异为基础。他认为商品价值只是由各国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与各国的自然禀赋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无关。以后的经济学家则把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纳入了比较成本的分析。
(3)李嘉图没有讨论两个国家贸易的实际交换比率。李嘉图指出各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但谁可以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个问题后来由他的学生穆勒做了说明。
(4)比较优势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国的贸易利益是短期和静态的,往往与一国长远发展的利益相冲突。彻底放弃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只从事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活动无疑是危险和有害的,也是极其错误的观念。
拓展阅读
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对于它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比较优势存在的突出缺陷是其假设前提的不现实。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可能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其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由于其贸易结构较为低级,处于不利地位,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和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发展中国家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而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如果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会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尴尬局面。第二种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以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从而可能形成外资依赖和对外资的技术依赖困境。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检验,当推迈克道格尔(G.D.A.MacDugall)1951年所做的研究。他利用美国和英国1937年的数据,考察了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的假设检验可以表述为:美国某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高于英国的这些行业,则其出口也将高于英国的这些行业。根据迈克道格尔的估计,1937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英国的两倍。因此,他认为如果美国某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英国对应行业劳动生产率两倍以上,那么,美国就应该在这些行业上有比较优势。迈克道格尔用美、英两国各行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之比作为判断比较优势的标准,结果见表2-4。
表2-4 迈克道格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结果
在所检验的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服从假设检验,即在收音机等20个行业中,当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比值大于2时,两国相应行业的出口比值大于等于1;当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两国相应行业的出口比值小于1;其余5个行业不服从假设检验。这说明,在迈克道格尔所检验的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预期。
三、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占支配地位。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的挑战。他们是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1952)和他的学生俄林(B.G.Ohlin,1899—1979)。1918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俄林在赫克歇尔观点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比较完整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但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两国之间的比较成本会产生差异。H-O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流向。这一理论是对在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因为它更接近于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实际,对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被称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H-O理论从要素禀赋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其基本含义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那些比较密集地使用本国充裕资源(或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比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资源(或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1.基本概念
(1)要素禀赋。要素禀赋(factor endorsement)也被称为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对丰裕关系。它有两种度量的方式。其一是用各种要素存量的实物量的比率来衡量;其二是用要素相对价格来衡量。在两要素(资本和劳动)假定下衡量一国的要素丰裕度,若采用实物形式,就是考察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存量的比率,也就是人均资本存量;若采用要素形式衡量,就是考察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即利率和工资率的比率。
根据要素丰裕度的不同,我们把国家区分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一国的可用资本存量对可用劳动存量的比率高于贸易伙伴国,或者其封闭条件下的资本相对价格(即利率—工资率之比)低于贸易伙伴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反之,则称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
讨论与思考
美国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这个命题绝对正确么?为什么?
(2)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则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比率。在资本和劳动两要素假定下,要素密集度可以用在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就是人均资本消耗量来衡量。根据生产过程中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产品可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讨论与思考
你认为大米和皮鞋这两种产品是什么要素密集性质的?在中国和美国一致吗?如果不同,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呢?
2.假设条件
要素禀赋论基于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2假设。即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2)技术水平相同。即假定两国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如果两国面临相同的相对要素价格,则会选择相同的资本—劳动投入比。这一假设主要是为了便于考察要素禀赋,从而考察要素价格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3)消费偏好相同。即假定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即假定不论哪一国,增加某商品的资本和劳动使用量,将会使该产品产量以相同比例增加。
(5)不完全专业化。即假定尽管存在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亦即无一国是小国。
(6)市场完全竞争。即假定两国的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无人能够通过买卖行为影响市场价格。
(7)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即虽然假定生产要素能够在各国内部自由转移,但在各国间却不能自由转移。即在没有贸易时,国家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终存在。
(8)没有贸易障碍。即假定没有运输费用、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生产专业化过程可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观点
(1)贸易前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一国的相对供给能力,进而是商品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如果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的存量相对丰富,该种要素价格就会相对低些,使用这一要素生产的产品成本因而就会相对较低,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就会有比较优势。具体而言,劳动充裕的国家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提供能力更强,该类产品的贸易前国内价格更低;资本充裕的国家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提供能力更强,该类产品的贸易前国内价格更低。
(2)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其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贸易开放后,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可以使得本国获益。
(3)国际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家间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个理论。他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
补充阅读
世界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与国际贸易
世界各国之间的要素禀赋确实存在差异,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木材,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的伐木工相对于中国的伐木工来说劳动生产率更高,而是由于俄罗斯人口少,人均森林面积比中国大。巴西出口咖啡是因为巴西拥有适合种植咖啡的大面积土地和气候条件。美国出口小麦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非常适合小麦生长的温带土地。印度和中国成为服装和鞋类的出口大国是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这些都是要素禀赋差异对产出和贸易的影响。
四、新贸易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测算,发现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劳动比为13991美元/人,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为18184美元/人,这一结果显然与H-O理论完全相反,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的出现引起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巨大震动。后来陆续有学者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不同年份的美国和印度等不同国家的贸易结构进行了资本—劳动比的测算,发现里昂惕夫悖论确实存在。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诸多学者试图从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这些解释学说,成为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学说
1.自然资源理论
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观点,认为美国的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进口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的,进口自然资源产品会使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资源的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
2.人力资本理论
这个观点是美国经济学家凯能(P.B.Kenen)等人提出来的,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谜”的产生。他们认为,使用在国际贸易中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也包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是指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者的教育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其作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里昂惕夫计量的资本只包括物质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由于劳动不可能是同质的,熟练劳动是投资的结果,也是资本支出的产物。美国出口产业相对于其进口替代产业,劳动力因为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培训投资,因而比国外劳动包含更多的人力资本。简单地用美国的资本和劳动人数或劳动时间来计算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可能没有反映美国人力资本和其他国家人力资本的区别。
案例分析
美国人力资本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的比较
表2-5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要素占世界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单位:%)
资料来源: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国际经济学(第11版).李克宁,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这一学说由罗纳德·琼斯(R.Jones)提出。由于各国的要素禀赋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它们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会更多地投入本国丰裕且便宜的要素,较少使用本国稀缺且昂贵的要素,这就产生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可能。通俗地说,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果这种要素密集度逆转是非常普遍的,那么要素禀赋理论的适用性就会受到质疑,但实际上,在国际上具有这种特点的产品并不多。
讨论与思考
里昂惕夫在计算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时,用的都是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那么你认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要素密集度逆转,其贸易模式的检验结果很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是怎么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呢?
(三)偏好相似理论(重叠需求理论)
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林德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林德指出,平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消费需求变化趋于一致,而两个国家需求偏好越相似,需求结构重叠程度越大,相互间开展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林德认为,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
讨论与思考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否能解释里昂惕夫悖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却是奢侈品消费大国,这个现象能用这个理论解释吗?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该理论。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cycle)简称PLC,是指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见图2-1)。弗农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产品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
图2-1 产品生命周期
(1)产品的创新阶段。美国是发达国家,技术资本雄厚,根据本国消费者需求研发新产品。本国企业有特定优势,生产的产品在本国销售。欧洲的发达国家也有需求,所以美国也出口一部分到欧洲国家,出口不断增加。
(2)产品的成熟阶段。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欧洲的发达国家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产品的成本优势越来越重要,企业技术优势在削弱。美国企业通过许可、合资等方式在欧洲的发达国家生产,同时东道国出现模仿的企业。发展中国家出现需求。美国的国内生产开始减少,出口也减少。欧洲发达国家的产出增加并出口到美国和发展中国家。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企业的技术优势消失,成本成为决定因素。欧洲发达国家的生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欧洲发达国家的出口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增加并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
讨论与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五)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迅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产业内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1975年,格鲁贝尔(H.G. 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的《产业内贸易:有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度量》一书出版之后,学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开始从经验性转入理论性。20世纪80年代后,以保罗·克鲁格曼(P.R.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把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在某些相当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即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2.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衡量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在1975年创造了G-L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2-1中,Xi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Mi为一国i产品的进口额;Ai表示该国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然,Ai的数值介于0~1, A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Ai越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从一个国家的整体角度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则是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后的平均数,它表示了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练一练
通过表2-6,请分析中日制造业产业内发展水平的特点及走势。
表2-6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1992—2012年)
注: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SITC(Rev.3)3分位数据加权计算。转引自:范慧瑾,张锡宝.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商业经济,2014(1):67.
3.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综合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原因可同时从供求两方面来考察。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厂商通常不是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因而造成了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从需求方面看,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以及各国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一部分是互相重叠的。具体归结为以下原因:
(1)产品异质性。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当产品的异质性与人们的消费心理联系在一起时,产品的异质性就会导致产品比较优势和消费垄断优势的形成,从而也使同一种产品之间产生了交换的必要,产业内贸易随之产生。例如,美制轿车宽敞舒适,日产轿车轻便省油,在两国消费者消费心理倾向的作用下,分别产生了对对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最终形成了两国在轿车产品上的相互贸易。
(2)规模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在产业内存在大量异质性产品系列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可以用于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为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对产品系列必然会进行一定的选择,不能全部产品类型都生产。因此,国与国之间的产品差异也就产生了。同时,产品差异的存在又会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的深入,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可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3)收入偏好相似性。这一观点由林德提出,是最早涉及当代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理论。林德的理论从需求出发,用收入偏好相似性解释了发达国家间发生贸易往来的原因。他认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购买力决定了一国的消费结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了消费结构的差异。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趋相等,需求结构越趋相近,贸易机会越趋增加,贸易潜力和数量越趋加大。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
1990年,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理论着重讨论了特定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各种条件。波特的理论说明,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
拓展阅读
迈克尔·波特与著名的竞争三部曲
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47—)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他兼任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是当今世界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1983年,波特在里根总统设立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任职,在美国挑起了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大辩论。他在哈佛大学首开竞争策略、竞争优势等课程。他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反映了当时的需要,他的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波特的著作被美国《幸福》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为必读“圣经”。
波特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组织两方面。因此,在他的著作中,单个的企业和产业始终是他的研究对象。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作者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因为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立足点大多侧重于贸易活动,即从贸易研究入手,把产业研究仅作为一个附属领域,而波特的研究视角则是从产业经济入手,再去探讨它对企业乃至国家对外贸易的决定作用。
(二)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国家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又在于国家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并且使企业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波特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如下。
(1)要素条件。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basic factors)和高等要素(advanced factors)两类。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等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
(2)国内需求。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的产品需求规模,二是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三是本国需求的超前性。
(3)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波特认为,一国若有一系列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相关产业,则容易产生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往往在一国相生相伴。
讨论与思考
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水平为什么对某一行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
除了上述四组基本因素外,波特认为,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也具有辅助作用。前四种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图2-2解释了它们的情况如何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地位的变化,后两种因素如何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图2-2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三)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论
任何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产业的国际竞争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因而,产业国际竞争会经历具有不同特征的发展阶段。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特别重视各国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强调主观努力在赢得优势地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将一国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1)要素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的优势,即是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按波特的标准,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阶段,某些资源特别丰富的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处于这一阶段。
(2)投资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大量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按波特的标准,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日本和韩国获得成功。
(3)创新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中整条价值链的创新,特别要注重和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作为努力的目标。一国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水平的服务业占据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按波特的标准,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德国、瑞典在20世纪上半叶也进入这一阶段。日本、意大利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这一阶段。
(4)财富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产业的创新、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都会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推动,企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长期的产业投资不足是财富驱动阶段的突出表现。进入财富阶段的国家,一方面是“富裕的”,另一方面又是“衰落的”,失业和潜在失业严重,平均生活水平下降。按波特的标准,英国已经进入这一阶段。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入这一阶段。
(四)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不仅对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富有特色。
(1)该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波特认为,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它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获得持久的比较利益。这种国际竞争优势才应该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2)该理论发展了传统贸易理论对于在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优势的静态观点,突破了就单项因素或其简单组合为出发点来展开理论分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