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低收入人群工作严重超时
表3—3报告了不同收入水平的中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情况。《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用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本章关注的全职工资劳动者。按照国际通用的定义[10],每周工作时间在35小时及以上的工作称为全职工作。本小节中,样本为全职劳动者,即每天净工作时间在5小时及以上的工资劳动者。根据各省全职劳动者月工资性收入中位数的60%以下、60%—160%、160%以上将全职劳动者分别划分为低、中、高收入人群。
由表3—3可见,各收入人群的日均净工作时间均超过8小时,低收入人群的日均净工作时间近9小时,多于高收入人群约23分钟。中低收入人群的超时工作率均在56%以上,二者相当,但比高收入人群多7个百分点。低收入人群的严重超时工作率最高,是高收入人群的约1.6倍。中低收入人群的非正常时间工作率普遍高于高收入人群约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超时工作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各收入人群中,且中低收入人群超时工作较高收入人群更为严重。
表3—3 按收入划分的超时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