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乡愁的救赎在于瞻前或顾后,本质上是朝向存在,整体、自然的存在,追寻神的踪迹,为生活加魅,为生存固本。存在总是常在,总是意味着一。同时,存在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存在的问题,乡愁朝向的是本真、整体性的存在,是一种精神家园,是一种美好生活和幸福的状况,即好的存在状态(well being)。在众多救赎中,诗与思,或者说诗之思才是最可靠的,是不假外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信称义”的唯一法门。只有人是诗性的存在,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只有人是思想的存在物,乡愁是一种存在的召唤,是哲学的基本情绪。诗人和哲人都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情怀、态度与境界。当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时,士兵就是诗人、哲人,在他的眼里,沙场和故乡都是归宿。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诗之思才能真正思入存在。只有有了诗之思,倾听存在的呼唤,我们才有可能化解“花的迷香”(感性诱惑)与“大海的方向”(理想诱惑)之间的纠结,有一种“就要回到老地方,就要走在老路上”(崔健《花房姑娘》)的情怀,在“这头”和“那头”之间彰显出无限的积极可能。
(作者简介: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