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美僮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冥冥中自有定数

一行人很开便抵达吉安、袁州,由于一路都是靳统武负责出面联络,李安国也没出面,抵达万载县后,李安国对靳统武说:“现在只能走山路了,我们这三百骑太惹眼了,这样吧,经历过玛瑙山、英霍山区战事的人留下,其他的人原路返回,马匹也留下”

最后,竟然还有两百多人符合这个条件,李安国默默一想,可不是吗,既然是李定国麾下的骑兵,多半都是北方人,再差也是庐州府一带的人,这下李安国犯难了。

最后还是靳统武说道:“二娃,不如我等扮成明军,一路大摇大摆朝武昌府进发,山区各县防守薄弱,我等在夜里行走,白日休息,就算遇到敌军,也大多是地方团练,以我等三百骑,一冲便散,没准还能收获一些粮草”

李安国看着眼前这浓眉大眼的少年,心想,还真有你一套,难怪以后成了李定国麾下有数的大将,便同意了他的建议。

三百骑在万载县换了明军服饰,靳统武还要了一个临江府明军把总的腰牌,一行人直接从万载县上山,昼伏夜出,遇到县城便绕过,三日后便抵达宁州(后世修水县)。

从宁州出发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西北可抵达通城,二是向东北,绕过武宁县后可抵达兴国州。

按照李安国出发去长沙前给各营下达的命令,驻扎蒲圻的贺云龙部应该已经把通城拿下来了,李安国便想绕到通城,一方面那里路近一些,去兴国州的话还要绕过武宁县。

“二娃,靠近湖南地界都有我大西军的探子,如果不小心遇到他们就说不清楚了,还是绕道武宁县去兴国州吧”

李安国听后沉吟不语,半晌对带路的万载县老乡说道:“最近武宁县有什么动静没有”

那老乡是万载县山上一个猎户,顺带采药,这次给李安国等人带路有十两银子的酬劳,先付了一半,到地儿后再付一半。

由于万载县是张其在前营的势力范围,这老乡也乐得为“义军”带路。

“军爷,没有,我半年前还去过武宁县,县里只有几百团练,就是宁州到武宁土匪较多,最近好像更多了”

李安国一听,便知道这是他与左良玉部连番大战之后的的副作用了,不少溃散的官军肯定上山当土匪去了,乐得逍遥。

他们有三百骑,自然不怕土匪,并且武宁县是花小山山地营巡防、探查的最南界,自己正好了解一下彼等是否尽职,便又同意了靳统武的意见。

宁州、武宁两地相距约莫一百五十里路,不过都在修水边上,朝廷沿着修水边也建有简单的驿道。

三百骑两日后抵近武宁县一个叫莆田村的地方,武宁县位于修水南岸,他们要去武昌府,自然从北岸行走,抵达莆田村时接近拂晓时刻,一行人便准备在莆田村歇息一天。

没想到还没走到莆田村,前面便涌来了一大群人,扶老携幼、拖儿带母的,有的还赶着牲畜,那些人急匆匆地赶路,猛然见到前面又有大队的官军,呼啦一下又哭喊着往回赶。

李安国赶紧让人拦下一人。

“老乡莫怕,我等是义军,前面发生何事?”

那人是一个老者,腿脚不灵便被靳统武的人拦住了,正彷徨无顾呢,一听他们是“义军”,还有些不相信,不过这年头所谓“义军”、官军差不了多少,老头有些畏惧地说道:“金大帅的营头正在围山,霸占了我等的村子,我等没有办法,只好跑了”

“金大帅?”,李安国一听有些奇怪,江西地界能称得上大帅的,可能就是金声恒了,他不是在建昌驻扎吗?怎地跑到武宁县来了。

李安国递给他一块银子,约莫二两重,“老丈莫怕,我等义军是专打官军的,你能否告诉我官军有多少人?为何围山?”

老头接过银块,心里略略缓了一些,“官军只怕有上千人,据说发现了贼寇,将贼寇围在村子北边的石灰岭”

李安国心里一沉,莫非是花小山的探子被官军发现了?

“官军有骑兵吗?”

“没有,都是拿着长矛的步军”

“村子里还有多少官军?”

“估计得四五百”

李安国谢过老丈后,回头对靳统武等人说道:“你等走了一夜山路,尚有余力呼?”

靳统武笑道:“二娃,稍微歇息一刻,等用完饭食,马匹吃完草料、喝完水就行了”

李安国摇摇头:“不行,救兵如救火,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被围的肯定是我的营头,这样,稍微让马匹喝点水就马上赶路!”

三百骑略略修整后再次出发,很快便抵达莆田村——一个沿着道路两侧修建了大量民房的村子,此时里面的军卒正在准备饭食,三百骑冲进来时,他们吓了一跳,带队的把总慌慌张张跑出来一看,还以为是金大帅的家丁到了,正欲上前搭讪,李安国骂道:“金大帅马上就到,还不出来迎候?”

等四百多明军在村子里整好队伍,李安国又问道:“其他人呢?”

那把总禀道:“楚将爷带着千人围山去了”

“围山?所为何事?”

“听说有西贼的探子,大概有一百多人,具体情形小的也不知晓”

李安国心念转动,“你过来!”,等那把总走近些,李安国一枪便刺在他的咽喉,接着三百骑一拥而上,瞬间便踏过那四百多人的步军方阵,这些步军一个个懵懵懂懂的,被骑兵碾过之后,侥幸没有被马匹碰到的寥寥几人还呆若木鸡般杵在街面上不动。

李安国安排五十骑继续在村子里清剿,自己带着剩余两百多骑继续向前急驶,越过村头后又转向北边,不多久又见到约莫四五百人,都是步军,有几骑走在前面,这些人见到前面的骑兵也吓了一跳,不过看着对面也是官军的装束,远远地便喊了起来。

李安国没有回应,催动战马就往前冲,那几骑见状一边骂着一边勒转马头往回跑,李安国取下身边的弓箭——李定国特意为他准备的两石硬弓,连续几箭射出后,前面几个骑兵全部掉落马下,后面的步军见状有的往两侧的山上跑,有的干脆丢下长矛投降了。

这时道路中间有二十多人露了出来,一个个被反绑着双手,用一根麻绳串着,李安国一看,这些人全部是山地营的战士,花小山也在其中!

由于李安国化了妆,花小山也没认出他来,还以为是张其在前营的人打到这里来了。

李安国跳下马,走到花小山身边,“时迁,怎么回事?”

花小山一怔,随即大喜过望,“二娃!”

李安国笑道:“你不是去宁国府了吗,怎么落到这般境地?”

花小山苦笑了一下。

原来一个多月前李安国安排花小山去南直隶宁国府办一件事,这事涉及到一人。

汤若望。

此人原是德国人,后在罗马学院学习,除了神学以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科目,后来他来到中国传教,被皇帝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汤若望来到中国后自然以传教为主要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过这些并不是他引起李安国主意的原因。

汤若望曾经为大明督造红衣大炮几十门,西洋火绳枪若干,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他在大明著作等身,令李安国印象最深刻的有三本:

《远镜说》

《崇祯历书》

《火攻挈要》

第一本自然是讲述望远镜的原理以及如何制作的书籍;第二本可算是中国古代历法上划时代的著作,引用了大量的近代天文地理知识,其中的一些内容放到远洋航船上也非常有用;第三本自然是讲述火炮、火枪的原理及如何制作、施放的书籍。

如此重要人物,后世专攻明末的扑街作者怎会不悠然神往?

可惜此时汤若望还在北京,李安国不可能远赴北京将他弄过来,不过在李安国的记忆里,汤若望还培养了一批大明学生,其中有一位叫焦勖的翰林院编修,更是《火攻挈要》的实际编著者,汤若望当时只是口述而已。

而这位焦勖便是太平府宁国县人,历史留下来的记载不多,不过后世李安国在一篇明末清初的杂记里偶然发现了一些线索,大意是焦勖在崇祯十六年因郁郁不得志回归故里,与友人于中秋佳节吟诗唱和的事情。

诗文李安国自然不记得了,不过事情发生的时间他却记得清清楚楚,“.…..山河动摇,我等却于中秋佳节吟唱风月,其可怪也欤?”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记于大明崇祯十六年中秋”

今年正好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说,这焦勖可能还在宁国!

这焦勖目前还在不在宁国、还在不在世李安国不知晓,不过事关重大,如此重要一位人物如何能让他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奚鼎铉虽然厉害,但与汤若望相比就不够看了,汤若望没办法弄来,将他的学生弄过来总可以吧,何况此人不出意外的话还在近在咫尺的宁国!

花小山等人潜到宁国县后,发现焦勖已经死了,他们又偷偷摸到焦勖宅子,将其府里的几本书偷了出来。

从武昌府到宁国府,他们走的也是山路,一路化成采药、收购山货的贩子,走的也是武宁到吉安的路线,回程时不小心被金声恒安排在此募兵的楚国佐部碰上了,虽有山地营的接应,不过他们加起来只有一百多人,楚国佐则有上千人。

不过山地营的将士也确实厉害,前来接应的人先是打光了手里的佛朗机子铳,又射光了随身携带的箭只,射杀楚国佐部几百人后终于不支被俘,山地营的一百多人也只剩下这二十多人,还个个带伤。

“书呢?”

等给花小山等人松绑后,李安国急切地问道。

“二娃,刚才事情危急,我将几本书都藏在山上了”

李安国正欲跟着花小山急赶到山上,靳统武押着一人过来了,“二娃,此人便是楚国佐,被你射中后跌落马下,刚才还准备从树林里溜走,最后还是被我们的人发现了”

李安国看了看,只见那人约莫四十上下,长得倒颇有威势,心里急着去看那几本书,便挥挥手,“押下去,我等此去武昌府,尚有百里路,正好缺一个人质”

说着也不搭理那人,跟着花小山便急匆匆往山上跑。

等花小山在一个小山洞将一个包裹起出来,李安国三两下将包裹解开,里面赫然露出四本书,仔细一瞧,除了自己在花小山临走前给他的纸条上那三本,还多出了一本。

这四本书分别是:

《远镜说》

《崇祯历书》

《火攻挈要》

《坤舆格致》

《坤舆格致》便是意外的收获。

李安国大喜过望,一把抱住花小山,“时迁,你此番立下大功了,回头我要好好奖赏你”

花小山有些不好意思,“二娃,如果不是你及时赶到,你这任务我恐怕就完不成了”

李安国却不以为意,他拍拍花小山的肩膀,“不,冥冥中自有定数,此乃天意,天佑我后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