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没有“潜规则”:读懂财务 把握财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要有谋财之“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股东要谋财,先有“金刚钻”,再揽“瓷器活”。所以,股东要搞企业,或者说创业,还是需要一些谋财之“器”的,至少三个方面的“器”还是应该具备的。

1. 经验

股东也是人,和一般人比,想法多一些,胆子大一些,行动力强一些。尤其是那些取得大成就的股东,还有点像“偏执狂”。

股东的这些禀性既有先天的成分,更有后天的努力,尤其是通过努力所获得的经验,更是他们成就梦想的一笔宝贵财富。

股东的这些经验,一般是源于职业的积累。大凡有所成就的股东,受第一份职业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标准石油公司的缔造者洛克菲勒,第一份职业是会计,虽然只干了不到3年,但他积累了关于发现商业机会、拟定商业计划、做出商业决策的丰富经验,也学会了很多商业关系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正如他自己所言:干会计这段经历令他十分感慨,对他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事实上,很多和洛克菲勒一样的人也有类似的经历。联想的柳传志、万象的鲁冠球、百度的李彦宏、新东方的俞敏洪等业界翘楚,他们的第一份职业与他们目前所干的行当不无关系。

所以,对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是很重要的。如果想法不多、胆子不大,可以穷尽一切办法去当公务员、动用一切关系去进国有企业;但对那些想法比较多、行动力也比较强的大学生,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首选,因为,同样岗位上你所收获的职业经验大为不同。

仍以干会计为例,在大企业干会计,你的角色充其量就是一个“螺丝钉”,要么做出纳,要么做报表,要么记记账。而小公司呢,除了出纳可能不让你干(原因很简单,小企业的出纳与老板关系是很“瓷实”的),剩下的可能都是你的活,甚至财务以外的活老板都可能让你去做,比如向客户催款、和税务沟通、与银行打交道等;如果某一天,做股东的机遇来到你面前时,这些工作给你的经验将会让你受益无穷,因此,洛克菲勒的感慨绝非空洞说教。

2. 节俭

股东要“分娩”企业,本钱肯定少不了。虽然可以借,但自己怎么也得有点。全部靠借钱起家的人并不多。

很多弄出点动静的股东,本钱基本上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把这点钱拿来搞企业,说不害怕是假的。为了把恐惧降到最低,基本的诀窍就是“抠门”。为什么要抠门呢?原因很简单,挣钱不易。

在这方面,洛克菲勒应该算“极品”。他曾经质问一个炼油经理:“你们提炼1加仑原油为什么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需花9厘1毫!”这不仅仅是9厘1毫的区别,而是成本翻倍的区别;看来,干会计的经历,不仅让他对数字极为敏感,更重要的是,他能读懂数字与商业的关系,这就是学点财务不吃亏的道理,当然,学多了也不行。

同样是“抠门”,也要讲究方法。自己抠自己,只要愿意,怎么样都没问题;但要对别人,一定要考虑被抠的人的感受。虽然,财务上无法对感受这个东西进行量化,但因为抠而让别人不爽,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事实上,有些人在抠这方面,往往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一些地方出现的“再苦不能苦干部、再穷不能穷领导”现象,虽然极端,但并非不存在。

节俭之所以是作为创业者的股东的谋财之器,除了自己的本钱经不起折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关于节俭的“蝴蝶效应”。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单位的“老大”出门都坐经济舱,试问,还有谁敢坐头等舱呢?要知道,“犯上”是需要勇气的,除非你不考虑后果。

所以,当中央“八条禁令”出来后,作为珠海国企股东的国资委都不敢“大吃大喝”,而其下面的某国企老总居然一餐喝掉红酒12瓶,餐费高达37517元。事情出来后,媒体授予其“学酒哥”或“红酒哥”的雅号,只不过雅号的代价不菲。

3. 关系

商业社会,关系也是利润。对股东来讲,一个人“分娩”企业,固然不错,好处也不少。但是,这样弄也有很多毛病,归纳起来有三个:一是风险不易分散;二是把企业做大的周期比较长,不容易抓住好的机会;三是做事的时候可能过度“自恋”,而“自恋”的结果可能就是“自杀”。

所以,聪明的股东基本上都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块儿干。虽然麻烦一点,但总体效果应该比单干要好很多。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呢?两个办法:晓之以“利”和“动之以情”。

“人以利聚、物以群分”。一个在利益面前不动心的人应该不多。但是,股东要想利诱合伙人,在利益宣讲时要学会“避重就轻”,多说可能的收益,少说可能的风险。这方面我们要向那些准备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学习,他们的经验是很多的。即使一些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够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当然,避重就轻要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凡事过了头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利”虽重要,但作为感情动物的人,“情投”也很关键。某些时候,找到一帮趣味相投的人合伙当股东,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就经验来看,选合伙人做股东,一般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一般是熟人圈子,高级阶段主要是非熟人圈子。原因很简单,初级阶段的股东本钱都不多,能够承受的交易成本相对有限,和非熟人圈子比较,熟人圈子的合伙人因为相互之间比较知根知底,做起事来的交易成本也就会低很多。而这也正是很多的创业者起初基本上都是“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熟人圈子的资源也挖得差不多了。要想把事业做大,邀请非熟人圈子的人加入则成为必然。而公司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要想两个圈子的人和睦相处,股东还是需要一些智慧的。所不同的是,两个阶段虽然都少不了要“晓之以利”,但在初级阶段,主要还是动之以情;而过了初级阶段后,“以规聚利”则是主流,管理上把这个东西叫“制度治企”,财务上叫“制度管财”,不管咋说,核心就一句话:“要钱没问题,但要讲规矩”。

作为有梦想的股东,关系培养的重点不仅仅是合伙人方面,还有三个重要的关系需要去培育,这就是客户、银行和政府。

前期来讲,客户关系是重点,到一定程度后,银行关系也要维护。虽然很多人对银行的评价不高,但离开它,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银行对股东实现梦想还是很有作用的。不过股东要清楚的一个事实是,银行是“嫌贫爱富”的,凡是银行能帮的事,基本上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很多时候,银行还可能是让你梦想破灭的最后一个推手。这里,让我们记住企业家朋友的忠告:“银行的钱不好用,银行就是在你不缺钱时给你钱,最缺钱时使劲把你往悬崖下推的那个人。”

至于和政府的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透明度不高的政府,打交道的成本蛮高。尽管很难,但还必须要做,在人家地盘发财,听人招呼是必须的。从财富活力的角度看,打招呼的人要节制,听招呼的人要懂事,政府鼓励的,大胆干;政府没讲清楚的,悄悄干; 政府禁止的,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