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TFP的测算与分解,国际贸易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FDI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技术溢出、国内R&D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综合研究。
1. TFP的测算与分解
TFP的测度比较复杂,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大类,在第2章首先梳理和比较各种方法,选择与中国经济增长事实相适应的TFP测度方法——Malmquist指数法,然后采用产出导向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度我国各省市1993—2007年的TFP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
2.国际贸易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在第3章,首先引入贸易品的技术密度,结合技术吸收能力,分析贸易的技术溢出对我国TFP增长的影响。其次,以资本品相对消费品、高技术品相对中低技术品的进出口量衡量贸易结构,以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万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和分布,通过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联合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最后,以三种专利授权量代理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条件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3. FDI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在第4章,着重考察投资开放对中国TFP增长的影响。首先以经济整体的生产率为因变量,采用199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FDI流入对TFP增长的影响,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素质三个方面测度了FDI技术溢出的“门槛”水平。其次,增加制度变量,通过逐步添加变量的方式,研究制度与FDI及其互动对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4.国际技术溢出、国内R&D与中国TFP增长关系的综合研究
在深入研究进出口贸易和FDI进入与我国TFP增长的关系后,我们发现贸易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和FDI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都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另外,一些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规模和强度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国内R&D可能成为我国TFP增长另一个来源。因此,在第5章将这几类因素都纳入TFP增长模型,全面、系统地考察各类因素在我国TFP增长中的作用。
首先将我国的工业行业归为十个行业大类,结合行业的技术特征、对外开放度、R&D投入、市场竞争程度等,从行业层面研究各类因素在中国经济TFP增长中的作用。接着,构造并引入反映相邻省市生产率相互影响的空间邻居变量,从省域层面研究自主R&D、跨区R&D溢出、跨国R&D溢出在中国经济TFP增长中的作用。最后,采用经典贝叶斯平均估计(BACE)方法,引入模型的不确定性,将所有可能影响生产率的解释变量包容进来,在上万次回归的基础上,对众多的解释变量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和排序,并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特征深入分析TFP增长动力的区域差异。
这些研究内容的结构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内容的结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