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一语在二语中是否起作用?绝大多数理论和研究都证明或支持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会起作用,只是在作用大小问题、正负面影响问题的研究上存在分歧。本文分别从行为主义学派、认知派和社会学派三个学派的观点出发,介绍这三个派别对一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
1.2.1 行为主义学派观点
以Lado(1957)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为主义理论的主导思想是结构主义和行为心理学。根据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有关理论,语言学家们发现二语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母语被认为是学习者困难和错误的主要来源。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差异越大,学习难度也就越大。Harris(1954)提出了一种使我们能够衡量语法结构差异的方法来比较两个语言的音位、形态,并确立任何两个语言系统之间的最小差异(或最大的相同点)。他认为只学习本族语和目标语的差异就有可能习得第二语言。他把语言之间的差异定义为“为了从彼语言的话语中生成此语言所需的语法教学的数量和内容”。这一时期不少二语习得研究者按照这种指导思想设计了二语学习的难度等级表,如Lado(1957)难度等级表,Ruiz(1963)难度等级表,Stockwell et al.(1965)难度等级表。行为主义者从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解释阐述语言学习过程,认为语言学习和其它学习一样,表现为习惯的养成,一种包括由给予的刺激所诱发的某种自动反应的习惯。在他们看来,迁移也仅仅是习惯养成的结果。在二语习得中,他们认为学习者要抑制甚至摈弃先前的关于第一语言的学习习惯,以便被新的学习习惯所取代。
1.2.2 认知派观点
1959年,Chomsky在批判Skinner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推出了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理论不仅仅是一个语法理论,同时也是一个语言习得理论。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几乎所有的成年人就其母语来讲都具备基本相同的语能。而这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同时也是婴儿在开始学习第一语言之前所处的“最初语言状态”,这些原则是天生的,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在乔姆斯基理论的直接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者们基于各自所持的观点提出了许多试图解释二语习得的理论。
1.2.2.1 普遍语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
在中介语(Selinker, 1972)以及Krashen五大假说(Krashen, 1985)等理论不能圆满解释语言习得过程及其成败的情况下,普遍语法为探索这一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Chomsky(1981)提出由原则和参数系统构成的普遍语法意在揭示人类语言共有的、抽象的属性;其中心论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构建第二语言的语法时是否利用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大量实验和分析(如Cook, 1985; Flynn &O'Neil, 1988; Flynn & Manuel, 1991; Thomas, 1991)。就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而言,存在三种假说:直接可及说(direct access hypothesis)、间接可及说(indirect access hypothesis)和不可及说(lack of access hypothesis)。直接可及说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仍然制约语法的形成,学习者关于语言形式的假设虽不一定与目的语情况相符,却一定与普遍语法对自然语言的制约相吻合。第二语言学习者直接完整地利用普遍语法,包括母语中尚未体现的部分;他们体察第二语言输入中的恒定属性,激活在母语中不起作用的那部分普遍语法原则,按普遍语法允准的值重新设置参数,学习者的语法完全由普遍语法确定(Thomas, 1991)。间接可及说不完全排除普遍语法在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却认为成人学习者只能利用母语中已具体化的普遍语法原则。虽然习得的第二语言语法遵守普遍语法原则,但是,如果两种语言的参数值不同,普遍语法的体现方式有异,那么学习者就无法将参数设置在普遍语法允准的值上,因而形成与其不一致的语法。有些学者不相信普遍语法决定第二语言习得。他们认为二语学习不再借助普遍语法原则和参数,普遍语法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起作用,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者依靠信息处理原则和问题解决策略(Thomas, 1991)。
在普遍语法是否可及的基础上,支持普遍语法的语言学家就二语学习中母语的作用也提出了三种假说:完全迁移假设、部分迁移假设和无迁移假设。完全迁移假设是Schwarthz和Sprouse(1996)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第二语言的初始状态。二语习得者首次接触目标语时,由于目标语的输入不符合初始状态语法,使初始状态的语法发生某种结构的重组,而这种重组受普遍语法的影响,所以形成了全涉及。部分迁移假设认为只有部分母语的原则和参数迁移到中介语并且确定了初始阶段的第二语言学习(如Vainikka&Young-Scholten, 1996)。无迁移假设认为母语的任何特征都不会迁移到二语中去(Bley-Vronman, 1990)。
1.2.2.2 连接理论(Connectionism)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为基础的连接理论(又称平行分布处理模式)被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为语言迁移问题的研究打开了另一种新的思路。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我们可以借助电脑,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建立模型,解释人的行为。连接论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模型由形似神经元的信息加工单位组成,信息节点将其联结起来,形成网络结构,节点之间的联系因被激活而加强,或因不被激活而弱化。不少学者利用连接理论,在电脑上模拟二语习得的过程,获得了成功(Rumelhart & McClelland, 1980; Sokolik &Smith, 1992; Ellis&Schmidt, 1995)。连接理论从大脑的神经科学出发解释语言习得的过程,也被用于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的现象。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大脑已经贮存了大量的母语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成为习得第二语言时可供利用的语料库,同时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根源。该理论认为,在习得新知识时,已有知识已经以形似神经元的大量节点织成的神经网络储存在大脑中,大脑具有寻求业已存储的母语和已有第二语言知识的相似点,通过不断的搜索和对比,一旦新旧语言知识实现连接,已有知识和特征可以被激活从而进入学习者的新的知识体系。学习外语,碰到跟母语相似的成分,容易激活已经顽固存在的母语型式,导致迁移;若迁移的型式不同,会阻碍第二语言的正确使用,造成学习困难,影响学习速度(王初明,2001: 14)。
1.2.2.3 自动诱导理论(Autonomous Induction Theory)
自动诱导理论(Carroll, 2007)是二语习得领域的又一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母语知识在分解过程中起到过滤作用,而这种分解将在处理二语输入的过程中自主发生。这种过滤只会在分解停止产生和语言习得机制介入时暂停运转。语言习得机制能改变学习者心理表征的内容。自主诱导论也预测了加工策略和词汇内容的迁移,可以看出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越相吻合,学习者就会更容易地正确完成所分配任务。
1.2.2.4 概念主导法(Concept-Oriented Approach)
Bardovi-Harlig(2007)的概念主导法立足从形式到功能以及从功能到形式的映射角度看待语言理论习得,认为语言形式受语言功能支配,语言发展源自交际需求。一语被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影响力较小。概念主导法从学习者有表达某一概念的意义需要出发,研究学习者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概念。认为语言学习的实质就是从一对一的功能——形式映射发展为一对多的映射,即多功能性原则。
1.2.3 社会派观点
19世纪80年代社会派出现。社会派认为一语是一个中介工具,由学习者自发使用,在二语学习中作为一种策略起积极促进作用。社会派从社会文化层面、人际角度出发,社会环境和心理语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两个分开的现象。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Ohta, 1995: 94)。
对社会派影响最大的是Vygosky社会文化理论。Vygosky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内化行为、行为理论几个核心概念。
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通过中介来实现,语言是最重要的中介工具,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Lantolf(2002: 105-110)把有关二语习得是一个中介过程的研究分成三类,即社会交往中的他人中介、通过私语的个人中介以及通过文化产品的中介。人的意识与认知是社会化和社会行为的终结产品。
内化是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形成,并改造内部心理机能的过程(Lantolf & Thorne, 2006: 19)。通过内化符号制品失去其唯一的单向性(社会交际)而获得双向性功能(社会交际和自我管理)。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内化。Lantolf & Thorne(2006: 151-206)认为,内化是通过模仿机制来实现的。
行为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高级智力活动都是动机和目标的直接结果。由于在行为执行的过程中动机和目标都可能会改变,行为本身是不稳定的,因此,学习者在任务学习中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动机和目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起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略行为所发生的具体情景。理解人类的心理机能需要研究其形成和行为而不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