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与教派
(一)传入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植入德昂族最深、最广的信仰。德昂族信仰的佛教,属佛教南传派系的上座部。自元代中期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开始在德昂先民中传播。当时德宏地区傣族势力强盛,以麓川思氏为代表的傣族统治阶层陆续征服四邻地区,并逐渐把盈江、潞西地区的德昂族和其他民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德昂族被征服后,不堪傣族土司的苛税和剥削,被迫迁徙到边远的山区和半山区居住,还不断进行武力反抗。傣族土司为“教化”德昂族民众,遂从缅甸木邦请僧侣到德昂族人住地建佛寺,宣传佛教教义和教规,同时还培养德昂族本民族的僧侣。他们在民众中不断宣扬:信奉佛教,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善者可以升天堂,恶者将会下地狱。由于当时德昂族先民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屡遭挫折,人民处于苦难之中,亟须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而流传于缅甸以及傣族民间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求。于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便在德昂族中迅速传播开来。
(二)派别
上座部视释迦牟尼为唯一教主,在该教派佛寺内,无论见到多少尊佛像,都是一个模式。这个教派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灭身灭智”、修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阿罗汉果的三个理想境界是:①除尽一切烦恼;②受天人供养;③永远进入涅槃,不再转世受生死轮回之苦。在义理上否定自我的实在性,重视37道品的宗教道德修养(37道品,意为达到佛教觉悟、趋向涅槃的途径,共分7种37项)。
传说佛教有五个始祖,原为五兄弟,他们每隔5000年轮流主持佛教。德昂族和傣族都信奉这五佛,现在主持佛教的是哥达玛佛,即释迦牟尼佛。云南上座部佛教,共分为“润”“摆庄”“多列”“左抵”四个教派。这四派,德昂族都有信仰。
“润”派:自称“绕进”的德昂族信仰派别。信众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畹町镇的芒棒,他们可以饲养猪、鸡,可以杀生。
“摆庄”派:又称“摆芒”“格曼”,与“润”派有密切的关系。自称“绕可”“绕祜”的德昂族信仰派别。此派中居于德宏州及保山地区的傣族、阿昌族信徒较多,潞西县的茶叶箐、早外的德昂族信仰此派。据德宏州的伍古腊长老介绍,“摆庄”派佛教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从缅甸木邦传入,是传入德宏地区较早的教派之一,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派相同,此派可以饲养猪、鸡,可以杀生。
“多列”派:自称“饶卖”“冷”“布列”“布雷”“梁”“汝买”“若买”“罗梅”等的德昂族信仰派别。在德昂族的支系中,信仰“多列”派的占绝大多数。凡德昂族聚居的地区皆有信之者。此派禁杀生,不饲养猪、鸡,只许养一只报晓公鸡。在其周边的傣族、阿昌族中,信仰此教派的人很少。
“左抵”派:“左抵”一词在缅语中是“诚心”的意思,相传此派是从“多列”派派生出来的。传说“左抵”派创始人窄拉是缅甸芒海人,在缅甸曼德勒某寺出家为僧,于三百多年前创立此派。九十多年前,先后传入瑞丽、芒市、镇康、耿马的少数德昂族村寨。现居住在镇康的南伞、军弄,自称为“纳昂”“绕进”的德昂族各支系都信奉此教派。“左抵”派戒律极严,禁饲养牲畜家禽、禁杀生、禁烟、禁酒等。此派主要特点是缅式佛教文化色彩较浓,除用傣文写的巴利语经典外,还有用傣文写的缅语经典。
近三四十年来,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教派观念已逐渐淡薄,德昂族也不例外,不少寺院的僧侣已有很大变化,各派之间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如邦外佛寺派出僧徒前往芒市的傣族庄相佛寺学习经典;出冬瓜佛寺请缅甸的班包歹佛爷前来传经;镇康德昂大寨佛寺请缅甸观宝寨佛爷授经典;等等。派别观念将渐渐成为历史陈迹,南传上座部佛教有逐步走上统一的趋势。
二 教规与僧侣
(一)教规
德昂族各个教派的教规,称“信便”。凡是僧侣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若是虔诚信徒,不分男女,年满40岁以上、有子女承担家务和劳动生产者,在学会必需的经文和礼仪后,即可受五戒、八戒,成为“敖兴”,汉语称为“居士”。凡在宗教各庆典之日,“敖兴”必身着白衣,头缠白头包(服饰与傣族“敖兴”相同),并于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三日按时拜佛。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三个月内,每七天有一戒日,须到佛寺住宿一日两夜,由家属送饭。白天主要是礼佛诵经或聆听僧侣诵佛经故事,中午、晚上和午夜三次坐禅。
至于一般信徒,也要在各个节日庆典中和祭祀中,听取僧侣的教义和教戒宣传,服从教规。德昂族信众需要遵守的教戒主要是“五戒”和“八戒”。其中“八戒”是:一戒,不偷窃;二戒,不欺骗;三戒,不污辱妇女;四戒,不伤害人命;五戒,不喝酒;六戒,不杀牲;七戒,不打骂人;八戒,不抽鸦片。教戒的内容在各教派中除有少许差别外,大致是相同的。
(二)僧侣
由于地区和派别不同,僧侣的职称和僧阶也有差别。
属“润”派的,分为八级。一级:帕(沙弥);二级:都(比丘);三级:祜巴(都统长老);四级:沙密(沙门统长老);五级:僧伽罗阁(僧主长老);六级:帕召祜(佛师、阐教长老);七级:松迪(僧正长老);八级: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
“帕”是傣族对僧侣的一种泛称,年幼出家的儿童,被称为“帕诺”,汉语称为“小和尚”,与大乘佛教的小沙弥或行童相当。对年龄较大一些的年轻出家人(受比丘戒前),只能称“帕”或尊称为“召帕”,或者正式称“沙门”(即沙弥)。“润”派的八级僧职,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中。
在德宏州和保山地区的“多列”教派只分四级。一级:召尚(沙弥,俗称小和尚);二级:召门(比丘,俗称二和尚);三级:崩基(长老,俗称佛爷);四级:希拉多(大长老,即大佛爷)。
“摆庄”派僧侣亦有四级:戛必、尚王、召门、基召,与“多列”派相同。
德昂族的僧侣与傣、阿昌、布朗等族一样都有严格的晋升制度。男性儿童一般到10岁左右进入寺院,学经到40岁升入大佛爷的各个等级,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批准,才能晋升。
寺院在吸收学童时,必须根据家庭经济和劳动力状况以及本人和父母的意愿而定,然后向佛爷、佛寺管理委员会、“达格”头人和老人提出申请。征得同意后,始能进入寺院当“学童”,俗称“见习小和尚”,傣语为“柯勇”或“戛比”。
寺院在接收“学童”的当天,由父亲和家族老人带领孩子,手拿鲜花、纸幡旗等供品前往寺院,先参拜佛像,然后向佛爷跪拜。拜毕,父亲便请佛爷收子为“柯勇”(学童),教孩子学习经文,遵守戒律。“柯勇”仍穿僧衣,白天返家,晚上和早晨在寺院学经,不算出家人。学满半年至两年后,已掌握一些佛教知识和经文,合格者才可以集体或个别地举行剃度仪式受沙弥戒。经过僧侣、佛寺管理委员会、“达格”头人、老人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才能正式转为“召尚”(沙弥,或称小和尚);若经考核后,未能达到“召尚”条件或因家庭经济贫困而本人又不愿意出家为僧的,可以还俗离寺。
“柯勇”(学童)经过考核合格又愿为僧者,要举行剃度和披黄单(袈裟)的仪式。在剃度之日,先给“柯勇”(学童)头戴龙冠,身着新衣,由父亲和族中老人携带赕品、袈裟、鲜花、纸幡旗前往寺院,听取“柯勇”背诵经典,评审委员会认为合格,才同意“柯勇”参拜神位和佛爷;由佛爷提出种种质疑,得到满意答复后,佛爷便正式宣布其晋升为“召尚”,并为他剃度和披黄单。
“剃度”实际是一种象征性动作,因在评审“柯勇”之前,父亲便把孩子的头剃光。佛爷每做一次剃头动作,要念一条教戒,“柯勇”须点头答复曰“额依”(“我要遵守”)。待佛爷念完“五戒”或“八戒”教规时,父亲便将父老所赠的黄单双手捧给佛爷,由佛爷亲手给“柯勇”披上。“柯勇”当即登上佛坛,便可与其他“召尚”“召门”并排坐禅,共诵佛经,正式取得“召尚”僧职。
“召尚”接近成年期、到达20岁时,大多数不愿升为“召门”(比丘,俗称二和尚或二佛爷),经过一定仪式后,可以还俗离寺,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少数人则留在寺院里继续深造。
能留寺继续深造者,也要经评审委员会评议,评委们认为其能熟诵一些经典并对佛经有造诣者,才能晋升为“召门”,即二佛爷。经过比丘戒后,方正式承认其为“召门”的僧阶,他即可宣讲教义,并可以进入“水鬼楼”(寺院内一门小佛房),于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日这四天诵读经典。
“召门”在40岁以前,根据家境状况和本人意愿,经过一定手续,可以随时还俗。
若愿意在寺里继续深造,召门可提请寺院评委会进行考核,同时聘请几位其他寺院具有深厚佛学造诣的“希拉多”(大佛爷)主持。评审议式很隆重,评审合格后,正式授以“崩基”(即长老,俗称佛爷)僧职,其方有资格主持佛寺活动,并担任寺院住持。
如果“崩基”(佛爷)年满40岁,并愿终身为僧侣,就请该地区有威望、佛学造诣深的“希拉多”参加僧职晋升评委会,进行严格审议。评审仪式异常隆重。评审前,要在佛坛前搭三级木梯,晋升的“崩基”每登一级要念一次经。登上佛坛后,盘腿坐蒲团,由各“希拉多”提问佛经教义。晋升者回答得圆满,并愿终身崇奉释迦牟尼佛,才能取得“希拉多”的最高僧职。
“希拉多”,在德昂族的寺院中还很少见。三台山乡的邦外寺院,在百多年中,也仅晋升了三人。
取得“希拉多”最高僧职后,若其圆寂(逝世),必须盛葬,并建盖“广母”(塔)表彰其德。
三 寺院建筑、典籍及法器
(一)寺院建筑
寺院是根据村寨的大小、人口的多寡来建造的。凡属古老的村寨,佛寺建筑规模都很大,并有形成中心佛寺的趋势。邦外寺院建筑宽敞宏伟,主持寺院的僧侣亦较他寨僧侣水平高。凡较大的佛事祭典活动,不仅附近所有德昂村寨的信徒都会前来朝拜,坝区傣族村寨的信徒亦来参拜。中心佛寺主持有对所属各寺比丘考核、批准、晋升之权力。村寨较小的基层佛寺,寺院建筑简陋,多数无僧侣,只有识傣文经典的“安长”管理。管理者除祭日礼佛诵经外,主要为信徒讲授佛学和进行文化教育、抄写佛经等。若遇较大的佛教庆典,信众便集体前往中心佛寺参拜。
寺院一般由大殿、僧舍、厢房、小奘房、幡杆几部分组成。“广母”(塔)建于距寺外较远的丛林山坡中,大殿是佛堂,也是举办庆典之所,神坛上挂满帷幔、各种幡旗、纸花。殿内佛像背后和列柱间挂着佛教传布和本生故事的绘画,有的寺院还在神坛须弥座两旁摆放刀斧、神仙头像以及鱼、猫头等王子仪仗作为装饰品。神坛前置放蒲团,横梁挂着1~2个鱼磬。整个寺院为木结构的低楼房,楼盖瓦顶。两厢以竹为屋架,铺茅草,作为外寨信众前来参加佛教节庆时的住宿地。寺院外广场处,建盖一座小佛房,作为泼水节时沐佛的场所。广场竖着两根高大的竹幡竿,竿顶挂着一条白布长幡旗和七星斗。
(二)典籍
德昂族的佛教典籍很多,多用傣文书写,这里主要介绍几部经典及其哲学思想内容。《那么达萨经》讲,人都具有两种思想:好思想和坏思想。要往好思想走还是往坏思想走由人选择。若有好思想,终有一日得到好报,人能走到光明的地方;若有坏思想,人将得到恶报,人被领到黑暗的地方。这本经典是教育人们,选择好路还是坏路的结果会不同。《西苏袜巴铁亚哇经》《达那西那(舍功德)经》《那皮它玛经》《它玛刹格里经》《皮它那尾经》 《皮它玛卡都卡他经》等几部经书主要教育人们要有好的道德素养。《沙门达经》《上共达拉经》《他麻经》是专讲人们的好品德。《卡那袜陀经》《波卡腊西尼牙经》是讲人不应有私心、占人家便宜、见人家的东西都想要。《哈皇达布拉玛经》是叙述天神西佳的功绩,他的名字如月光照亮大地。《帕得卡敢帕经》是讲述德昂族的历史。此外,还有《维勒经》《阿皮他麻经》等7本,相传都由天神敖洪西佳口头传授,由6人记录整理,并由昆桑验收,这些典籍便一代代地传下来。这些典籍对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有一定价值。
在佛教僧侣和信众的道德观念中,谁能把这几部经典念给他人听,谁会得到好名声。人要懂道理,还是念经好。如你批评别人,不讲出道理,你也不好。最好是教育人从善,不能为恶。即使你有很多财富、粮食和牲畜,如果没有好思想你也不好,穷人也要懂得好思想。这些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的核心思想。
(三)法器
法器只有鱼磬、铃铛和木鱼几种。
鱼磬。通常挂于大殿神坛前,主要作为佛堂的装饰品。磬有三种形状——扁磬(结格他)、圆磬(结格郎)、钩磬(结高)。这三种鱼磬用绳索吊于横架上,佛爷准备诵经时敲击,起着集合信徒听佛爷讲经的作用。
铃铛。使用时有一定限制,必须是在佛爷去为死者超度亡灵时,由死者家属请一懂佛经者接送佛爷途中用,有为佛爷引路的意思。
木鱼。德昂寺院的木鱼较小,多为铜质或木质,是供在佛坛上的礼器。
此外,在庆典中还使用一些打击乐器:象脚鼓(格郎)、铓锣(格卜桑)、钹(欠)。上述打击乐器,只能在泼水节、进洼、出洼、做摆、烧白柴等节庆时,青年男女集中在寺院广场舞蹈的过程中使用,禁用于串姑娘、婚礼和葬礼这些场合。
四 寺院管理机构
德昂族寺院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称为“奘房管理委员会”,具体管理一切佛教活动事宜。委员会的委员,大的寺院有3~4名,小的奘房有1~2名,由村中信徒、头人、家族长会议选举产生。委员必须是村寨中众望所归、懂得傣文佛经、热心佛教事业的长者。管委会设“布占”1人总负责。“布占”由精通佛教经典并已还俗的佛爷担任,下设保管1人,负责保管信徒赕给奘房的货币、旗幡和食物等;行政1人,负责寺院的基建、维修,组织各种庆典活动;财会1人,负责寺院的土地、财产和经济开支。管委会每天轮流派40岁以上的男人来打理寺院的佛堂,关照僧侣的食宿、煮茶水、接待信徒和宾客、安排信徒供膳等。管委会还对佛爷、和尚的晋升、还俗进行评议、决定。如果村寨人口少、寺庙规模小或无僧侣,亦可不设管委会,可以从懂得经典的信徒中选出“安长”1~2人,负责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