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说政治(3)
中世纪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神学性,因而又称之为“神学政治理论”,它的集大成者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在《神学大全》中,阿奎那把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君主政治加以神化,把它当作神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与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一致,他把国家的统一与和平看作是最高的“善”,把维护和保障国家统一与社会福利的政治行为当作“正义”,把心甘情愿服从既定的等级秩序和法律制度的行为看作“德行”。阿奎那的政治学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思想的调和与发展。他不但把奥古斯丁的神学政治观推到了极致,而且也大大推进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政治学观点,对近代西方的政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他关于“自然理性”和“自然法”的思想实际上构成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说的重要理论来源。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标志着西方政治学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英国的莫尔(St.Thomas More)和法国的布丹。这个时期政治学的根本特征是它的世俗性,西方政治学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走完了从天国到尘世的历程。在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和布丹的《国家六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第一次成了政治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君主握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的专制制度成了大多数政治学家心目中完美的国家制度,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和绝对性开始成为政治学家进行政治评价的重要标准。但是另一方面,少数敏锐的思想家已经预感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开始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是这一思想的最杰出代表。
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极盛时期。多数西方不朽的政治学名著涌现于这一时期,其中有格劳秀斯(Hugo Grotius)的《战争与和平法》、斯宾诺莎(Spinoza)的《神学政治论》、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利维坦》、洛克(John Locke)的《政府论》、哈林顿(James Harrington)的《大洋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社会契约论》、伯克(Edmund Burke)的《法国革命论》、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等人的《独立宣言》、潘恩(Thomas Paine)的《人权论》、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等人的《联邦党人文集》、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论美国的民主》、黑格尔(Hegel)的《法哲学原理》、边沁(Jererny Bentham)的《道德与立法原理》、穆勒(J.S.Mill)的《代议制政府》、戈德温(William Godwin)的《政治正义论》、巴枯宁(Mikhail Bakunin)的《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查拉图斯如是说》等。绝大多数政治学家高举“主权在民”或“民主”的旗帜,把“自由”、“平等”、“人权”当作人人天赋的“自然权利”,把尊重和保护这些自然权利看作是统治者和政府的“理性”或“自然法”,是否具有这种“理性”或“自然法”成了判断政治家和政府善恶的基本标准。在绝大多数政治学家看来,只有推行三权分立和代议民主的共和政治,才能真正实现主权在民的根本宗旨。因此,民主共和国几乎是当时政治学家的共同理想,而自由、平等、福利、正义则是他们追求的最高政治价值。这些近代政治学家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权利当作全人类普遍的自然权利,把代议民主当作全人类最好的政治制度,他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超阶级的、抽象的形式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但是,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具体的阶级利益不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强调自由的价值,而被称为自由主义者;一些人强调秩序的价值,而被称为保守主义者;一些人强调国家的权威,而被称为国家主义者;一些人强调国家的罪恶,而被称为无政府主义者;一些人强调未来“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价值,而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有这些政治学流派不仅对当时的现实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它们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生活,实现了政治学说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它把政治与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政治是经济的产物,最终是为经济服务的。任何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们归根结底取决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经济最终决定政治的前提下,政治也对经济产生反作用,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它的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代议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最好的政治外壳,而自由平等则是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权。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是极少数人的民主、自由、平等,是以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被压迫、被奴役为代价的。要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阶级、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劳动人民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是最高的政治价值;实现人性完全复归、人权彻底实现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则是人民群众的政治理想。
政治学的命运在现当代西方世界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在政治学中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布莱斯(James Bryces)的《现代民主政治》、帕雷托(Vilfredo Pareto)的《精神与社会》、莫斯卡(Gaetano Mosca)的《统治阶级》、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s)的《政治党派》、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的《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在当时都曾风靡一时,而且至今仍深有影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西方政治学界发起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政治行为主义的实质,是试图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实证方法研究现实政治问题,使政治研究科学化、定量化。行为主义政治学家注重经验性的证实,反对规范性的推演;主张研究事实,反对谈论价值;倡导研究者的“中立性”,反对价值偏向。由于传统政治学主要是进行价值研究的规范理论,因而受到了行为主义政治家的猛烈抨击。在他们看来,以政治哲学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政治学作为一种空洞理论几乎一钱不值。一时间,到处都可以听到“政治理论寿终了”,“政治哲学衰亡了”的哀叹。亨廷顿(P.S.Huntirgton)的《变化中社会的政治秩序》、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的《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伊斯顿(David Easton)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等著作就是试图用自然科学方法和实证方法分析政治发展和政治过程的代表性著作。
但是,政治哲学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对意识形态从而对政治哲学的需要是任何政治社会所必需的,否定或取消政治哲学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在行为主义风行的时期,西方政治学中影响最大的名著也多半是政治哲学方面的著作,如熊彼特(Schumpeter)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波普(Karl Popper)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达尔(Robert Dahl)的《民主理论前言》、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人类状态》、哈耶克(Hayek)的《自由宪章》、柏林(Isaiah Berlin)的《自由四论》等等。70年代后西方政治学界出现了一场旨在复兴传统政治哲学的所谓“后行为主义运动”。许多西方政治学家认识到,政治学研究要真正做到“价值中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对事实的观察、对经验的分析、对数据材料的整理加工都难免受到研究者价值观的影响。退一步说,纵使有一种“价值中立”的政治学研究,这种研究肯定对社会的意义也不会太大。基于这种认识,70年代后,政治哲学又开始在西方政治学中得以复兴,从而形成了传统政治学与现代政治学并存的局面。在当今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政治学流派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精英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等,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麦金太尔(Macintyre)的《美德之后》、哈贝马斯(Habermas)的《合法性危机》、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的《民主新论》、布坎南(James M.Buchanan, Jr.)的《自由、市场与国家》等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上述各流派的主要观点。
(本文为《西方政治学名著》一书的序言,有删改。)
环境保护离不开公众参与
生态环境与公民参与,更深一层说就是环境与参与的问题,也就是民生与民主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到大气、水源、土壤的安全,这是民生的基础,还有什么比这些更与民生息息相关呢?公众参与,通常又称为公共参与或公民参与,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公众参与对于政治发展而言,意义极为重大,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议题。没有公民参与,就没有民主政治。
不少人以为,民生与民主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有些所谓专家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你瞧,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普通民众就关心环境的洁净、食品的安全、身体的健康,他们才不关心民主不民主呢。只有知识分子才吃饱了撑的,整天喊着要民主和参与。
是的,如果只看表面的调查数据,或许真的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通民众不太关心政治,只关心民生,知识分子则往往关心政治甚于关心民生。难道知识分子不需要干净的空气和富足的生活吗?这显然不是答案。正确的答案是:知识分子会比一般民众多问一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民生的不易?这一问便问出了政治和民主。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公共政策和制度环境直接相关,它们的背后有政治。
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大多是由不适当的公共政策和发展模式导致的;反过来,当自然环境危害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人类的生存条件时,生态问题又会转变成政治问题。
环境与政治的这种辩证关系,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变迁中获得了生动的证明。我国的现代化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GDP年均增长连续33年超过9%,但为之付出的代价极其昂贵,其中主要的代价之一就是环境污染。GDP崇拜和GDP主导的官员绩效考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形成了不计环境成本的增长模式,“先发展,后环保”曾经是许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
虽然党和政府在前些年开始调整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但为时太晚。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程度已经触目惊心,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神经变得日益敏感。
广大的城乡居民纷纷开始环保自救行动和维权行动,其中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日益关注周围的环境质量,主动反映周边的环境,形成民意的重要焦点。不仅如此,当民众的环境权益面临威胁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取抗争行为,例如上访、示威、游行,直至演变成暴力对抗。近年发生的大规模官民冲突事件,许多是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如厦门和大连的PX项目事件、什邡的钼铜事件、启东的排污事件等便是典型案例。有专家统计,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远超GDP增速。简而言之,环境问题在我国目前已经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