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羊产业发展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肉羊养殖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肉羊生产现状和前景

一、国外肉羊生产的现状及趋势

肉羊饲养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肉羊生产体系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其基本特征是结合本国实际,提高良种化程度,建立肉羊生产模式,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推广羔羊早期断奶、颗粒饲料育肥及胴体分级等技术,实现了肉羊的规模化饲养。随着肉羊饲养业的不断发展和肉羊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世界肉羊生产将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趋势。

(一)建立健全杂交繁育体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肉羊饲养业的成就之一就是培育出了专门化的肉羊新品种,如美国的波利帕依羊、摩尔兰羊,英国的科尔布雷得德羊、达姆莱羊,澳大利亚的道美羊、格劳玛克羊等。其共同特点是母羊性成熟早,全年发情,产羔率高;羔羊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饲料报酬好。但由于其数量较少(如新西兰的半细毛羊占98%,澳大利亚的细毛羊占75%等),不能适应所有的生态类型,故世界肉羊饲养业的发展将逐步走向广泛利用经济杂交,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羊肉。实践证明,各个国家依据自己的资源配置特点,选用分布广泛和适应性好的本地品种做母本,建立经济杂交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肉羊生产效益。例如,英国选用的母本品种是固有的山地种,建立了低地、平原和山地肉羊生产体系;澳大利亚利用美利奴母羊做母本,由边区莱斯特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父本,建立了二元和三元杂交体系;新西兰建立了以罗姆尼羊等半细毛羊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繁育体系,均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二)肥羔生产趋向专业化和集约化

利用羔羊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肥羔肉生产正逐步取代大羊肉生产。例如,美国羔羊肉产量占全部羊肉产量的70%,新西兰占80%,法国占75%,英国占94%。肥羔肉生产专营企业每年可批量生产和集中上市,表现出较高的产品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天然草场改良,人工草场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草地载畜量,降低肉羊生产成本,改良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并采用围栏分区轮牧技术,已成为肉羊饲养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例如,澳大利亚的人工草场占66.5%,英国占64.5%,且多设有人工围栏,这使养羊业摆脱了“靠天养羊”的局面。

(四)积极推广应用肉羊生产新技术

由于繁殖控制技术、早期断奶和人工代乳料生产、饲养管理新工艺,以及农副产品和青粗饲料工厂化加工等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合理安排产羔季节、实行同期化密集产羔、充分利用牧草生长季节或农区丰富的饲草饲料育肥羔羊等技术的应用,使全年批量生产规格相同的肥羔成为现实。

二、我国肉羊生产的现状及前景

我国肉羊饲养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羊肉生产体系尚未建立,长期以来主要利用淘汰的老弱病残羊和去势公羊生产羊肉,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自20世纪60年代起,虽然我国相继从国外引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林肯羊、罗姆尼羊、萨福克羊、夏洛来羊、无角陶赛特羊等品种,在牧区和农区均开展了一些经济杂交试验,筛选出如无角陶赛特羊与山东小尾山羊、萨福克羊与蒙古羊等较好的杂交组合,但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面很小。近年来,随着对羊肉生产尤其是羔羊肉生产优势的认识,肉羊生产技术成果的不断积累,我国肉羊生产显示了方兴未艾的新局面,各级政府加大了资金和科技投入,注重肉羊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良种化为基础的技术推广,促进了肉羊产业的飞速发展。肉羊生产得以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能充分利用人所不能用的天然资源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养殖业一直存在着与人争粮的问题。而羊是草食家畜,能大量利用农作物秸秆及草地资源,并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羊产品。因此,发展养羊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二)投资规模灵活,经营风险小

肉羊生产规模可视投资者的资金状况及环境条件灵活确定,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均可实施。同时,羊肉市场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利润较高,加之羊的抗病性强,烈性病发生率低,疫病损失小,中等规模饲养技术容易掌握。因此,肉羊生产近年来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

(三)羊肉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羊肉已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羊肉总产量不断增加,但在肉类总产量中仅占4%左右,人均占有量为1.91千克,国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从国际市场上看,据预测,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增长。

三、肉羊快速育肥生产的发展趋势

肉羊生产的实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量多质优的羊肉。羊肉的数量和质量通常用胴体重和胴体品质来表示。研究表明,胴体重主要取决于宰前活重即育肥末重,而胴体品质则取决于胴体肌肉的数量、颜色及优质肉块的比例,胴体脂肪的数量和分布,以及肌肉的嫩度和多汁性。一般来说,较高的宰前体重能获得较大的胴体重和净肉量。但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胴体品质下降,如脂肪过厚、膻味增加、肉质粗韧等;同时,当体重达到一定限度时,生产成本随之提高,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此,科学的肉羊生产必须确定适宜的出栏体重和育肥时间,在实际生产上通称适时宰杀。实践证明,肉羊适时宰杀的时间受遗传、环境和营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我国羊种特性、饲草饲料状况及消费习惯等基础条件,笔者认为,选择中等膘的羔羊和淘汰母羊,经过50天育肥,在体重达到22千克到35千克以上时屠宰,是切实可行的。与国外肉羊饲养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肉羊生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弥补差距。

(一)提高肉羊生产良种化程度

短期内应以我国现有的绵、山羊品种资源为基础,引进国外优秀肉羊品种,开展广泛的经济杂交,其关键是筛选和确定适于不同区域的最佳杂交组合,并逐步建立相应的杂交繁育体系。从长远发展看,应培育专门化肉羊新品种(系)。根据我国原有养羊生产体系的区域性特点,北方牧区应培育肉毛兼用品种,达到肉好毛优、适应性强的育肥目标,而农区应培育肉用多胎品种,以满足平原、山区和丘陵等生态条件下对肉羊生产的需要。

(二)提高肉羊生产的技术含量

近期内,根据各地养羊生产现状,让育肥技术先行,形成实用的、操作性强的肉羊生产配套技术,加大推广力度。远期目标是以新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例如,繁殖控制技术、集约化育肥、饲料配制、疾病综合防疫体系及肉羊产品深加工等,并不断融入到肉羊生产的技术环节中去。

(三)抓好肉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有选择地建立适应地域特点的多种模式的肉羊示范基地,是我国肉羊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养羊生产格局,应考虑在北方牧区,建立以肉用绵羊为主的肉羊示范基地;在半农半牧区,建立以肉用绵羊和肉用山羊兼顾的肉羊示范基地;在农区,应建立以肉用山羊为主的肉羊示范基地。在基地建设中,应坚持合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注重产业化链条的衔接与延伸,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等原则,以保证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肉羊生产效益提高

生产效益提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养羊业快速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羊肉的价格在近10年来一直平稳地走高,并且羊肉价格一直高于一般肉类产品价格,大大地刺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近几年内羊肉在国内的消费由以北方为主转向南方更热。羊肉需求量及其价格的日益增长又促进了肉羊产业迅速发展。

(二)各级政府的支持及政策导向

1978年以来,国家允许并鼓励各种流通主体收购买卖羊只;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本体制框架也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了自主权,各种经营主体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安排生产活动,为此他们的劳动必然是由低收益行业向高收益行业转移。改革开放政策方面: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使得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许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肉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呈现了对羊肉消费的增长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对养殖企业扶持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对肉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如鼓励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实施小额信贷,使得生产者能够并且愿意利用信贷方式建立较大规模的、资本密集的养羊场。这为养羊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养羊技术相对发展

在过去的10多年中,肉羊产业在育肥、繁殖等生产环节中,育肥技术、良种培育和扩繁技术、饲养管理技术、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一些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基本上都有大型的肉羊生产基地,并建立了各种肉羊生产公司。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和工艺。工业化的经营管理与市场销售,许多农户传统的饲养方式逐渐被淘汰,逐渐向半牧半舍饲或舍饲方式过渡,舍饲养殖方式又推动了羊只生产的繁育技术、饲料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缩短了育肥时间,提高了种肉羊繁殖率。

(四)经营链条逐渐延长

羊场规模的扩大使得许多养殖场的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其主要表现在饲料供应、羊只生产、商品羊和种羊的销售、屠宰分割及其销售方面,逐步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链条延伸的优势就是分散某些经营风险;利用专门设备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各级畜牧部门与企业联合经营也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畜牧项目开发、产业化经营等措施,特别是资金和信息方面的大力支持,肉羊的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得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援助,这对推进肉羊产业化的深入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养殖场组织趋于网络化

目前肉羊养殖场主要有“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各种适合实际需求的组织模式。随着市场需求的精细化和产业的分工,从羔羊到育成种羊、商品羊,到羊肉分割、包装、冷冻、派送等各环节,逐渐形成了企业网络式的组织化运作机制,这种多个利益共同体的联合经营大大地促进了肉羊产业的发展。

(六)全国布局逐渐区域化

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牧区和农牧结合区及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等农区肉羊生产发展迅猛,使肉羊作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环境和要求正在逐步形成与完善。

第二节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品种资源相对缺乏

专门肉用羊品种的最大优势是产肉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品质好、饲料转化率高。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肉用羊品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肉用羊品种,用于改良国内本地羊种。目前优良肉用羊品种覆盖率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羊肉产品质量以及产业效率。

二、饲养方式相对传统

我国目前屠宰、出栏的肉羊主要是千家万户以分散的饲养方式育肥的,尽管有些地区也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的大型肉羊育肥场和饲养规模相对较大的肉羊育肥专业户,但其出栏、屠宰数量十分有限,占总出栏量的比例很小。农户散养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闲散资金、农作物秸秆等,有效地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其劣势在于饲料混杂、品质混杂、年龄混杂,其结果是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羊的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从现状来看,农户散养是制约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

三、认识上存在误区

在发展肉羊产业方面存在三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肉羊产业当做“节粮型畜牧业”来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概念的提出是有一定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在我国粮食短缺时可以以这种观念来认识肉羊产业的发展,但是现在食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是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且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有大批的余粮需要发展畜牧业来转化;其次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已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对羊肉的消费已从低档向高档转变。生产高档羊肉依靠分散的农户饲养方式是办不到的,只能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而集约化养羊除了有优良品质作保证外,还需要有重要的精饲料和规范化的管理作保证。二是许多养殖企业单纯注重数量生产而忽略各类羊肉的性能优化,造成了肉羊产业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数量效益而不是质量效益。质量低下使得羊肉价格差值较小,相对单一,这就限制了肉羊产业差异发展的战略,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各种市场需求,不能面对各种竞争的挑战。三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饲料的科研方面对猪、鸡饲料的研究投入多,对牛羊饲料尤其对羊饲料的科研投入较少,在肉羊育肥中对羊的年龄和体况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结果必然是品种、规模的杂乱化。

四、技术相对滞后

(1)生产环节上育种技术相对滞后,良种化程度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化的肉羊品种,市场上出售的育肥肉羊基本上是引进品种与当地品种的杂交后代。在品种引进上缺乏全国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基本上是各省、市等各自为政。饲养技术方面,精饲料比例低,粗饲料比例高,育肥期过长,年龄偏大。

(2)屠宰和加工环节技术落后。目前,个体屠宰占很大比例。卫生条件差,宰杀、剥皮、去骨、分割等环节非常容易造成对羊肉的污染;冷藏设备少或不具备冷藏设备,影响羊肉性能或质量。

(3)流通环节技术障碍。羊肉零售以农贸市场个体经营为主,经营设施简陋造成对羊肉的污染;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冷鲜肉,这与发达国家是完全相反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反映羊肉质量的分级体系与标准;还没有建立起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的羊肉品牌体系。

(4)体制不健全。主要是指作为肉羊产业化载体的肉羊产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目前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程度非常低,既缺乏按照行业来划分的生产者组织、加工组织、营销组织和贸易组织,又缺乏按照区域来划分的微观组织、中观组织和宏观组织。在微观的层次上(如按行政区域的村、乡),还没能组织起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养羊协会、肉羊生产合作社等肉羊生产者组织;在中观层次上,(如按行政区域的县、市),还没能组织起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养羊生产者合作社联社、规模化养羊协会、肉羊饲料协会、肉羊屠宰和加工协会、肉羊贸易促进协会、肉羊业技术理事会等肉羊产业的经济组织和技术组织。宏观上,在全国内,没有真正组织起能够对一个地区或全国的肉羊业提供指导、咨询以及信息等服务,并在整个肉羊行业发挥监督、管理和调控作用的宏观组织,如肉羊生产者联合会、肉羊品种协会、肉羊育种者协会、肉羊屠宰场、肉联厂协会、羊肉出口理事会等。

(5)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许多羊场的经营机制没有健全,管理手段比较传统,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企业发展的要求。首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晰、无法进行激励与约束。其次,羊场信息体系不健全,各级管理者只能依靠历史情况进行主观甚至是随意的判断来进行决策。

(6)资金等生产要素限制肉羊企业的规模扩大。①优良品种的羊只价格昂贵,这已成为肉羊养殖企业业务规模扩大的最大障碍。②羊场运作时所需支付的如能源、水源等生产设施的投资环境要求较高、资金量大。这些关键资源的缺乏阻碍了肉羊业的扩大再生产。

(7)人员素质水平低。从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分析,很难吸引到高级人才是企业劳动者素质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农村约4.6亿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2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农村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据统计我国农村中等专业人员约占全国农村人口的0.06%,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经过培养训练的技术人员奇缺,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妨碍企业引入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管理技术。

第三节 中国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培育、健全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

肉羊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培育产业化组织体系,特别是培育中观和宏观层次上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如“公司+农户”“政府+经济实体+农户”“经济实体+农户+政府”应成为主导模式,发挥政府的支持和经济实体的经营带动作用。

二、大力塑造羊肉的市场形象

大力塑造羊肉市场形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树立消费信心,改变消费意识。各个肉羊养殖企业应该努力做到: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参加行会或协会培育知名品牌,实行批量化生产以保证产品数量、质量、规模的一致性,提供各种育肥肉羊的年龄信息及羊肉性能信息。

三、建设良种肉羊育肥体系

健全的肉羊育肥体系,包括良种繁育和供应体系、饲料服务和疫病防治体系,这些是生产优质羊肉的基础。①整顿现有种羊场,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协助、指导养殖企业按种羊质量标准做好选种、选育工作,杜绝劣质种羊上市。②建立省级种羊场和繁育场。③大力推广优种羊杂交改良技术,提高良种羊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肉羊的产肉性能。

四、调整种植业结构

增加饲料饲草产量,增加肉羊的饲草资源,有计划地利用撂荒地、轮作田和中低产田,建立稳产、高产饲料地,通过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等形式,结合秸秆还田推广技术发展舍饲养羊,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五、加强协作

提高肉羊产品科技含量。各有关院校、科研单位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养羊业生产,加速国内外养羊生产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养羊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造就养羊能人,使养羊业的发展步入依靠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轨道上来。

六、加强肉羊养殖企业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对于肉羊养殖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肉羊产业管理规范化的制度条例在制定、实施、修改完善中要不断地总结和应用。

七、运用网络工具,实施信息系统管理

鼓励支持科研单位或咨询企业开发肉羊育种、生产、营销的信息系统,采用专家决策系统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帮助养殖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肉羊养殖在各地也得到蓬勃发展。然而要做好肉羊养殖业,必须正确把握投资与决策方面的问题,好的投资与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市场预测,这就需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掌握市场经济规律。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内市场行情呈偏好偏坏的趋势波动,但总的轴线位置代表着产品固有的价值。只要习惯于注重这个经济规律,就能稳妥地把握市场行情,做到恰如其分地投资,获得理想的回报。即使在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减少投资,也能节约一定的财富,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一)市场调查

周围市场肉羊的养殖及产品销路、价格情况。不同阶段的调查所得的资料不完全一致,要注意收集从平常性调查中所得的比较零散的数据资料,整理保存,待做系统分析。

(二)资料分析

把反复调查获得的资料做归纳整理,做出系统分析。例如,要引进基础母羊,就先从各个市场了解母羊价格,分析品种、个体等因素,再结合饲养规模,选择一定价位的母羊做基础母羊。

(三)条件对照

掌握了系统的资料分析结果后,要因地制宜做条件对照。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把自己拥有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环境条件、设备条件同其他养羊投资商做比较,看相差多少,在市场竞争中能否站稳脚跟,如果条件胜过别人,那就应该抓住时机做出投资准备,反之,则暂不投资。如果盲目行动,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吃败仗,造成资金浪费和损失。这种情形,从近年来整村推进项目中小尾寒羊投放的个别农户身上已明显地表现了出来,有的农户只有养殖热情,缺乏应有的人力、财力、环境、技术等条件,虽然享受国家扶贫项目政策引进了一定数量的羊只,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种草不足,财力贫乏,饲料缺少,保健缺钱,求医犯难这些不利因素,使致富理想变成了泡影。政策导向是时代主流,代表着共性,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分析个人的具体条件,结合个性,做出详细的分析,进行条件对照,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四)预测结果

通过条件对照,做出正确决定是由预测结果实现的。预测结果就是通过对照条件因素,定出下一步决策的果断结论,是考虑事情办还是不办、方案执行还是不执行或如何执行的问题。就经营肉羊这一主题,必须选择经营模式,如自主经营、合资或合营、还是股份制经营。确定了经营模式之后就要考虑投资内容及相关费用,这是决策方面最关键的问题。必须兼顾全面,精打细算,又不能因减少耗资而形成贬低商业形象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的市场行情下,同等价格出售的两家肉羊产品,如A家设备先进,场地集旅游娱乐为一体,餐馆服务方便又时尚,而B家因节约资金投入而沿用陈旧设备,环境一般生活水平偏低,售后服务不佳,外商考察这两家企业之后,选择谁的产品或投资哪一家是显而易见的了。这就是说投资一定要得当,不能片面谈节约或形成惊人的浪费。投资内容的费用包括:①土地租用费,如场地是租用地就得投入租用费;②圈舍和配套房产费用:包括圈舍修建所需费用,生活用房费用和加工车间费用等;③生活设备、设施费用:如车辆配置费,车间机械费,场地消防设施费,水电设施费等;④购羊费用,考虑购进一批羊只所需费用;⑤雇用人工费用,如技术人员、饲养人员、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待遇、保险待遇等;⑥环境保护费用:一定的环境设施投资费和某些地区为保护环境而依法征收的税费;⑦保证肉羊正常生活所需保健药品费(防疫、消毒、驱虫等)。综上所述,肉羊市场前景宽阔,明察秋毫,掌握市场行情,准确分析调查资料,按经济规律办事,是肉羊养殖投资与决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