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氏名言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译文:天地间的规则,在于刚柔并济,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太柔软则没有力量,太刚硬则容易折断。

曾国藩觉得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柔,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在曾同藩的处世之道中,非常推崇刚柔相济。

在曾国藩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就以“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来教导他。从此,曾国藩坚持认为,“刚强”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做保障,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其实,曾国藩的“刚”除了受祖父的影响外,还深受其母亲的影响。曾国藩的母亲江氏精明强干,把家事料理得有条有理,对丈夫照顾周到,体贴备至。正是由于曾国藩的母亲江氏最乐“劳于内”,其丈夫和诸子才都善“劳于外”,曾家才更趋兴旺发达,也才有作为长子的曾国藩长大后的刚强。

曾国藩早年在京城做官时,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所以他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重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

在受尽磨难、白眼之后,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过刚易折,易折则无法达到自强的目的。他在承秉祖训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了:“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柔是手段,刚是目的,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曾国藩从古代先哲那里吸取智慧,终于读懂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微言大义,悟出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真谛。能克刚之柔,比刚更刚。他悟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即孔孟和老庄并不对立,互为补充。这样既可以建功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又可以让自己保持宁静谦逊的心境。

曾国藩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刚只可对己,不可对人。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出结论: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而“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初七,再次出山的曾国藩一改昔日过刚的性格,首先去见了骆秉章和左宗棠,以期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曾国藩来长沙几天,遍拜各衙门,就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堂堂湘军大帅,如此谦恭有礼的举动,使长沙官场人人都感到再次出山的曾国藩像换了一个人。既然曾大帅如此谦恭,他们怎能不以礼相待,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湘军,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成就一番大“功业”。从恃强之败到以柔克刚,曾国藩从此意识到,要成就一番事业,又要避免被环境所吞噬,就要用到“柔”的智慧。“柔”还代表着一种活力。人活着表现为“柔”,死了则僵;草木活着“柔”,死了则枯。外表的“柔”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只有刚柔相济,身处逆境才能自强,得意之时才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只要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屈刚毅;而守家业则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曾国藩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为人处事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