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说话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固然是一种好习惯,可有时难免遇到不便直说、不忍直说、不能直说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如果说了直话,可能影响到人际关系,给自己添麻烦,伤害到别人。为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某些场合说话还是要讲究一点技巧,比如故意说些与本意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原来直说的话。
委婉含蓄的语言,更容易被别人接受,更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尊敬,达到有效交流,沟通思想的目的。
委婉含蓄胜过口若悬河
含蓄,是一种巧妙和艺术的表达方式。在社交中,当我们很想表达一种内心的愿望,但又难以启齿时,不妨使用含蓄的表达方法。它有时要比口若悬河更能达到正确表达的目的,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委婉含蓄是一种魅力。无论在时装设计上,还是在戏剧故事里,在随意的交谈中,含蓄都大有讲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含蓄,就没有艺术。坚实的土地,裸露的岩石,金色的海滩,有一种直率的美;而青纱薄雾,如泣的细雨,朦胧的黄昏,却有一种含蓄的美。
含蓄有时能帮助我们避免尴尬。巧妙地运用委婉含蓄的语言,看起来似乎说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却说出了关键问题的所在。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最让人难忘:“英国在许多战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败的,除了最后一仗。”这既表明了英国的力量,也表明了委婉含蓄的力量。
人们在谈起《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时,马上就会想起他心直口快、“直炮筒”的形象。其实,即使是最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离不开委婉,说话也有含蓄的时候。电视剧《水浒传》中,在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问道:“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能。”
法师又问:“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能。”
法师再问:“尽形寿,不杀生,妆今能持否?”
智深犹豫了。
法师最后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了一句:“知道了。”
法师要求鲁智深不近女色不饮酒,他能做到,当要他不惩杀世间的恶人,实在难办。但若此时回答“不能”,法师肯定不许他剃发为僧了,这样他就无处藏身,因此鲁智深来了一个灵活应付,一句“知道了”,在法师面前过了关,又没违背自己的本意,两全其美。
在社会交际生活中,处处需要含蓄委婉的交谈。学会含蓄,懂得委婉,可增强你的交际效果。可以说,委婉含蓄的语言实在妙不可言。
两度竞选总统均败在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史蒂文森也从未失去过幽默。在他第一次荣获提名竞选总统时,他承认的确受宠若惊,并打趣说:“我想得意洋洋不会伤害任何人,也就是说,只要人不吸入这空气的话。”
在他竞选第一次败给艾森豪威尔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满幽默力量的口吻,在门口欢迎记者进来:“进来吧,来给烤面包验验尸。”
几年后的一天,史蒂文森应邀到一次餐会上作演讲。他在路上因阅兵行列的经过而耽搁,到达会场时已迟到了。他表示非常歉意,并解释说:“军队英雄老是挡我的路。”
史蒂文森使用巧妙含蓄的语言,用一句句轻松、微妙的俏皮话,说得很委婉,从而改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听众感到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即使没有当选总统,他依然也是个赢家。
我们在说话时,常常都会使用一些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给人以风趣之感。有人谈及某人相貌丑陋时,不会直接说“长得丑”,而用“长得困难点”、“长得有些对不起观众”这样的话来代替;谈到某人对一个人、一件事有不满情绪时,说他对此人此事有点“感冒”等等。这都是在委婉含蓄地表达事情的本意
关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法,大致有下面几种:
仔细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同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委婉含蓄的效果;
由外延边界不清或在内涵上极其笼统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含蓄效果;
利用多种修辞方式,如比喻、借代、双关、暗示等,来达到含蓄的效果;
有些事情不需直接点明,只需指出一个较大的范围或方向,让听者根据提示去深入思考,寻求答案,可达到含蓄的效果;
通过侧面回答一些对方的问题,达到含蓄的效果。
在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时也要注意,委婉含蓄并不等于晦涩难懂。它的表现技巧首先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使用范围。如果说话晦涩难懂,便没有了委婉含蓄可言;如果使用委婉含蓄的话不分场合,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
话说在明处,意藏在暗处
孙犁在《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妇女的语言:“女人们到底还是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服。’‘我有句要紧的话要和他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要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
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她们的共同心理就是很想念自己的丈夫,都很想去驻地探望一下。但是,因为害羞,不好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各自都找了一个借口来表达本意,好像到驻地去的理由都是很充分的,非去不可。这就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本来意愿。
曲径通幽,就是对话时不直截了当,而是从侧面切入,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话的主要含义。将话说在明处,而含义却藏在话的暗处。
一个单位的职员到领导家求领导帮忙办事,领导夫人热情招待,很有礼貌地端果倒茶。这位职员办完事后,竟然在领导家与领导高谈阔论起来。天色已经很晚了,领导的孩子还要早点休息,领导夫人也很疲倦了。但是,客人此时说得正酣,也不好直接请客人出门,怎么办呢?
领导夫人便到厨房收拾了一下家务,然后回到房间对丈夫说:“人家这么晚来找你,你快点给人家想个办法,别让人家总这样等着。”然后又对客人说:“您再喝杯茶吧。”
这位职员听到领导夫人的话,很知趣地听出了领导夫人的弦外之音,马上告辞了。
领导夫人将自己的意思曲折地表达出来,既尊重了客人,不至于让客人难看,又不需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表面看她是在为客人说话,为客人帮忙,但实际却在传达另一个含义。这种因情因势的表达,语言得体,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我们的正常理解中,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话是不必说得过于清楚的。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反而能让语言表达更有魅力。
比如当你去拜访朋友时,主人热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如果你直言道:“不吃不吃,我从来都不喜欢吃零食的,再说我也刚刚吃完饭,肚子饱得很,哪有胃口吃这些东西啊!”这样不仅让主人扫兴,还会伤害主人的自尊心。但如果表达含蓄一点,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谢谢,多新鲜的水果啊,多香的糕点。可惜我刚刚吃完饭,没有胃口吃了,真是太遗憾了。”主人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无疑会很受用,而你也达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含义。
总之,说话不一定要直来直去,委婉含蓄地表达,不仅让人接受,还可深得人心。毕竟春风袭人的语言,人人都爱听。
忠言也能说得顺耳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一旦犯了错误,并不说明他一无是处;反之一个人做了件好事,也不能说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好的。因此,我们在发现别人犯了过失时,既然决定要批评或指出,就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过急或过火必然会招致对方厌烦。然而过轻或过迟,对方则可能根本意识不到。所以,只有及时和含蓄地提出批评或错误,让忠言不再变得逆耳,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这里说的含蓄应遵循不失实、不就轻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批评和建议如果只提对方的短处而不提他的长处,对方肯定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或者感到委屈。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先讲自己的缺点和过错。
因为你讲出自己的错误,就能给对方一种心理暗示:你和他一样都是犯过错的人,这就会激起他与你的“同类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去批评或给对方建议,对方就不会觉得失面子了,因而也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你的忠言也通过顺耳的方式传递给了对方。这也算含蓄的一种方法。
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评或建议,主要是由于怕触伤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为此,我们在给他人批评和建议时,如果能找到一种含蓄委婉的方法,反而更能达到使其改正错误的目的。
一家建筑公司替一家电影院建造一座影楼。双方订立合同,限定日期必须建筑完成。如果到期还未竣工,建筑公司须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开始工程进行得很顺利,预料比限期可以早半个月竣工。但是后来令人想不到的是,装配铜材零件的那家工厂耽误了日期,导致工程无法进行。眼看限期已迫在眉睫,依照合同要负担相当大的损失赔偿,情急之下,建筑公司不得不派一位协调员去装配铜材零件的工厂当面交涉。
派去的协调员走进那家工厂,恰好碰到了经理。这位协调员首先问道:“在这地方,尊姓是否只有你一家呢?”
那位经理听了这样一句突然的问话,惊奇地说道:“什么?是真的吗?你怎么知道?”
协调员笑着说道:“这是我今天早上想要到你这里来时,从电话簿上看出来的。”
经理被好奇心打动了,随手将电话簿翻开来检查,果然不错,于是很高兴地说道:“啊,这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呢!如果不是你告诉我,我还不会知道这么有趣的事呢!我的姓氏本来是很少的,我的祖先从前住在××,那里与我们同姓的人家本也不多,我现在搬到此地来营业,还不到二十年。”
经理说完后,那位协调员再接着赞美那位经理办公室布置优美,业务发达,工厂的规模宏大,户品精良,认为是他所见过的铸铜工厂中最大的一个。那经理听了他的话是乐不可言,并请他到厂中去参观一下,并且向他解释各种机器的优点价值,最后还邀他一同去午餐。
协调员在与经理用餐期间一直不提自己的来意,因为经理心中早已知道他的来意了。如果他自己提出来,经理一定会设辞推托。饭后,经理忽然自己开口说道:“你今天的来意,我早已知道了,想不到你对我这么宽容和气。现在,我决定暂时把别处的订货搁置一下,竭力替你尽快地赶制,请你放心好了。”几天后,那些铜材零件果然全部送到了建筑公司。
也许我们在处理这样的情况时,多半会先兴师问罪,再剖陈利害,最后勒令对方尽早完工。但若真这样,建筑公司就会至少承受一半赔偿损失的危险。因为在你的严斥下,工厂经理可能为了保住生意替你加速赶制,也可能你本身出价不高,他手上又有其他订单,因此也极有可能置之不理,甚至单方面违约。那么,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我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说的是一个道理,但却不是日常交流中能运用的法则。上面这个故事虽较偶然,甚至说有些极端,但起码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人和人的感情不仅需要培养,更需要维护,而且规劝批评别人,正是以维护的目的去做的,那么,何不让苦口的良药也裹上糖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