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美学伦理研究
郝琳更新时间:2025-04-27 18:12:23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伍尔夫用一部伟大的意识流巅峰力作《海浪》永久铭记布鲁姆斯伯里。凯恩斯始终相信布鲁姆斯伯里的魅力、智识、超凡脱俗和情真意切。福斯特声言布鲁姆斯伯里是英国文明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布鲁姆斯伯里并非风月情事,亦非浅薄的风雅或刻薄的高慢。它是耀眼的才华和才华投射在友情、美与艺术上点亮的璀璨星空。它深邃、宏阔、历久弥新,仰望它,便能找到一种方向和力量,是思想,也是行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美学伦理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郝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
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问题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对比对文学传播有着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国文学的兴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在根基的一个探测器,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状况更反映了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本书的基本内容是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以中国文学传播的大量实例论证文化软实力的特征、规律和策略,分析文化软实力与文学对外传播的关系,探讨两者相文学23.4万字 - 会员
叙事中的政治:当代叙事学论著研究
本书从叙事政治学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重要成果进行清理。全书共分四辑,每一辑由若干篇有内在关联的论文构成。第一辑致力于对于当代叙事政治学主要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概要性清理,主要有结构叙事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巴赫金和后经典叙事学重要学者的成果扫描。第二辑到第四辑分别对普罗普、格雷马斯、托多罗夫、卢卡契、詹姆逊、巴赫金等重要的叙事理论家的代表性著作进行深入阅读和清理,尤其重点研究了詹姆逊和巴赫金的代表性著文学39.4万字 - 会员
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
本书从多重生态视角与立场,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探寻女性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关切女性与自然、男性、文学、社会、文化、性别等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梳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背景与资源,到剖析女性生态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轨迹,再到甄别与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本质差异,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美学形态与内在切换。审视了女性生态写作主体姿态。进而重申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在于女作家以生态审美,文学29.1万字 - 会员
结构·功能·符号:扬·穆卡若夫斯基文学与美学理论研究
扬·穆卡若夫斯基堪称布拉格学派从事文学与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本书主要从“结构”“功能”和“符号”三个关键词切入,在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与研究了穆卡若夫斯基的文艺思想。一方面,从历时角度深入解读穆卡若夫斯基的理论产生的原初语境,并系统梳理其理论的来源、发展及影响;另一方面,从共时角度,主要是通过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及法国结构主义的比较,对其学说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核心旨趣、基本方法加以剖析,尝试揭示捷克结构文学23.2万字 - 会员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本书按时间顺序呈现了《西游记》英文翻译的发展情况,讲述了英文译作经由片段译文、单行本,再到英文全译本的发展轨迹,针对韦利、余国藩和詹纳尔三个译本,从跨语际、跨文化角度做出重点分析。同时,针对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最后从儿童文学改编和影视作品改编两个方面论及《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改编。文学21.5万字 - 会员
刘向刘歆学术活动与西汉中后期文学嬗变
本书以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活动为线索、以始于汉成帝河平三年的“领校中五经秘书”工作为中心,探索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西汉学术、政治演变与这次校书工作的关系,论述了刘氏父子校书的意义及其与西汉中后期文学演进的关系。本书探讨了刘氏父子校书中对文学文献整理、对雅俗文艺的态度及其呈现的宗经文学观念,深入探究了西汉中后期赋的创作及赋论的变化,讨论了西汉中后期奏议文风、说理文的新变等问题。文学19.7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本书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与内视审美追求、“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俗文学价值理念中的“权教”观、俗文学中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等重要问题。文学25.3万字 - 会员
贾平凹研究论衡
本书对新时期以来的贾平凹研究做了全面的探讨。贾平凹是对当代文学有重要贡献的一位作家,对其作品的广泛批评和深入研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成果。通过对贾平凹不同时期作品评价的研究,梳理与考察了新时期以来作家、批评家与文学思潮、社会变迁互动共生的发展历程。本书既是对贾平凹的创作、批评与研究的总体考察,也呈现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于深入考察当代文学发展变革历程,以及作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文学20.2万字 - 会员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译本为例
本书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实证方法对莎士比亚的四部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粱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定性对比研究。研究视角包括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研究充实了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了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深文学1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