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琢璞斋传薪录
周仲瑛 叶放主编更新时间:2024-06-21 20:29:28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70余年,对中医内科各种常见病,尤其是急难疑重病症的辨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中医内科学总论和辨证施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的分化开辟了新途径;为中医内科急症医学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构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造诣精深。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临证主张“审证求机,活化辨证”,如对瘀热、癌毒、湿热、痰瘀和湿热瘀毒郁结等复合病机理论,以及复法制方、活用经方时方等都有创新,充实、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学术影响广泛。本书为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全书分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部分。“传道篇”重在突出周老师对医道、医理的探索以及弟子们学习的感悟与发微。医理重点介绍审证求机论、瘀热病机论、癌毒病机论;“授业篇”重在介绍周老师“以道驭术”的具体学术经验,包括辨治常见急难病症的“复法制方”经验、“常法活用”经验和“法外求法”经验;“解惑篇”重点介绍周老师“活化辨证”的策略,以及对“活用方药”的临床示范。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琢璞斋传薪录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附录 传承弟子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九节 冷癖草药应用
- 第八节 花类中药应用
- 第七节 动物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症
- 第六节 膏方辨治恶性肿瘤
- 第五节 犀角地黄汤应用
- 第四节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
- 第三节 柴前梅连散治疗疑难病症
周仲瑛 叶放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仇湘中骨伤科临床经验集(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丛书)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医学30.1万字 - 会员
舌诊十讲(第2版)
舌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临床价值巨大。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肉质,舌苔就是肉质表面覆盖的一层苔藓样物质。舌质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缺一不可。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擅长中医科普,个人自媒体影响力巨大,自媒体舌诊系列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本书医学4.2万字 - 会员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
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
本书是著名经方医学家、教育家胡希恕先生讲述《伤寒论》的笔记整理稿,由胡老亲传弟子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根据早年亲身受教所作的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有四大特点:一是笔记完整无缺失地保存了胡老对《伤寒论》398条原文的授课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二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胡老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六经—八纲—方证体系;三是突出胡老的个性思维,针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剖析,医学18.3万字 - 会员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医学22万字 - 会员
乾隆养生术(法文)
《乾隆养生术》是作者在研究乾隆皇帝的“十常四勿”和《老子按摩法》《养生十六宜》《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诸病源候论》《导引健身法解说》《导引养生功》《孙思邈自我按摩十三式》等古现代养生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和运动生物学原理,总结多年养生体育教学、研究和练习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通过多年来国内的实践发现,该练习具有畅通经路,平衡气血,调理脏腑,强键筋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防医学2.6万字 - 会员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4版)
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医学10.4万字 - 会员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医学10.3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医学22.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本套指南由国内各癌种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执笔,内容既参照国际指南,又结合中国特色,创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两种模式制订更加符合不同地区资源可及性的临床指南,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2.7万字 - 会员
中医入门公开课:名师讲授从零开始学懂中医
本书共分4篇60章,涵盖中医入门基础学、诊法辨证学、本草方剂学、疾病证治学等内容,对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和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辨治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并附有《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中医入门必读歌诀。中医87万字 - 会员
药物相互作用基础与临床(第2版)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本书拟按照药物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在介绍药物相互作用时,首先确定一个“主药”,之后以它为核心介绍与他相配对使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在介绍每个药对的相互作用时,分为临床证据、作用机制、证据级别、临床建议、临床处置、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每个论述均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有理有据。中医94.4万字 - 会员
针灸趣味记忆
针对针灸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教学规律,引入数字桩、地点桩等科学记忆术,既系统阐述了适用于针灸教学的趣味记忆方法,又分章节和细目,提出了具体的记忆策略和记忆方案。据老师和学生反映,使用这些方法,不但记得快、记得准,还记得久。如经络分布、骨度分寸、腧穴数、特定穴、穴位归纳、针灸处方等,初学者均能在较短时间学会、记住。中医8万字 - 会员
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骨伤科疾病中以骨退行性疾病为主的慢性筋骨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骨伤科疾病的防治重点。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理论体系完备、技术方法实用、疗效显著。本书以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为主题,从理论溯源、临床实践及名医经验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突出中医药特色、技术操作严格规范、图文并茂、名医医案示范引领。在慢性筋骨病的内涵中医24.8万字 - 会员
糖尿病人怎么吃:个性化膳食方案快速制定
本书根据已有平衡膳食营养研究的成果,根据日本食物交换份理论,参考加拿大糖尿病协会推荐的食物手测量法则,结合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习惯和常用餐具,介绍了适合一般糖尿病人平衡膳食一日所需热量及其食物的快速估算和手测量法,方便了病人日常生活中进行个性化的热量计算和营养素摄入,适合临床医生和糖尿病人使用。中医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