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史学卷
孙杰更新时间:2023-03-24 16:28:41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套丛书给我们提供了两面镜子,不仅带你领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学的发展史,更能让你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学人以前做了什么,现在还需要做些什么。本丛书系统梳理前人之思,深刻反思未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方向,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按照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逻辑,分阶段、分专题、分学科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教育学70年的发展成就,汇集了教育学界各个学科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丛书是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的研究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丛书的出版既是对共和国教育学70年发展成就的回顾,更是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助推。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教育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如何继往开来,接力发展,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准确定位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水平,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该套丛书以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发展研究”为依托,集合全国教育学科各学科专业领军专家,作者队伍强大。从学理层面来看,教育学史越来越凸显其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既是为了镜鉴现实,为了推动教育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又是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为了保存和传播教育学发展的积淀。从读者需求方面来看,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的人需要很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明确自己研究的基础和学科定位。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史学卷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附录 本学科发展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结语 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的再思考
- 第四节 合作交流:教育史学者暨学会的新成就
- 第三节 视野下移:教育史学领域的新突破
- 第二节 学科自觉:教育史学体系的新进展
- 第一节 发展概括: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性
- 第五章 教育史学的形成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五节 三个面向:教育史学者暨学会的理论化
孙杰
主页
最新上架
我的教育观:丘成桐谈求学与做人
数学家、教育家丘成桐谈教育直击中国教育痛点不容错过的丘成桐学习法走入丘成桐的内心世界,看一位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本书是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真诚给出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他从自己的家学渊源讲起,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年幼时候条件艰苦,仍坚持追求学问;遇到数学难题寂寞坚持,终于攻克难关,登上数学高峰;从哈佛退休后落叶归根,为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培养领军人才。在书中社科20.1万字如何更专业地教学:创建一个科学、连贯的教学框架,系统实现专业教学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改善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机遇的不二之选,是我们完善学校教育最有力的杠杆,而专业知识是实现有效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核心任务上持续展现出的卓越表现,它与资格、职称甚至经验无关。如何系统地发展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型教师?作者围绕专业教学,提出了提升教学的关键系列活动,包含六个核心要素:理解、观摩、尝试、坚持、匹配、拥有。这六大关键要素构成了有效专业发展的核心,结合教学的核心任务,共社科2.7万字- 会员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历史与重建
本书紧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这一主题,运用社会学理论视角在调查案例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近代以来私立大学的创立和改革开放后民办大学的发展历程、体制机制、运作策略、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性研究,认为民办(私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事业和经济体系全面发展对各行业、各学科、各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的民办高校今后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社科29.3万字 - 会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论述
本书主要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研究,从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统计科学等入手,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状,提出目前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全书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语义学维度、系统科学维度的内涵,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框架,并就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实施研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入手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组织层、表现层、规则层、间介层、环境层的目社科19.5万字 - 会员
高校青年教师行为方式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在现实社会中扮演着较为特殊的角色,他们既充当着教育者也充当着受教育者,并且具有现代社会特征,行为方式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烙印。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高校青年教师行为方式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挖掘。同时,从政治参与行为、职业道德行为、教育教学行为、交往行为、消费行为、家庭行为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实证考察和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行为方式的现状、特点,并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了行为优化的内在要求社科11.3万字 - 会员
思政课的道理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道理》对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思政课教学中的细节叙事、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贯穿及化“意识”为“方法”、化“自发”为“自觉”等新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全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字洗炼、富有新社科18.4万字 - 会员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研究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较系统、翔实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对策与建议社科13.9万字 - 会员
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实证研究
本书基于代际视角制订了规范完整的定量研究框架,创新构建了系统集成的定量研究思路,通过多角度的描述性分析、多模型的解释性分析和多维度的宏观分析,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社会成员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总体状况、不平等变动和影响逻辑。本书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社会成员代际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具有重要的理论阐释意义,同时,对于今后改善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提升教育公平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社科12.9万字 - 会员
陶行知教育文集(上)
陶行知先生,这位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倾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躬身实践。本书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进且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即教育”到“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使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晦涩文字,而是鲜活于日常点滴中的感悟与成长。在书中,我们将跟随陶行知先生,一起回顾育才学校创办旨趣、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抗战的全面教育、人民教育运动、社科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