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写作的勇气:成为写作高手的训练手册
(日)古贺史健更新时间:2022-11-23 16:56:58
最新章节:文后内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怀着写一本“给写作者的教科书”的信念,作者创作了本书。或者更准确地说,“如果要办一所培训写作者的学校,那么我会希望有这样一本教科书”——这是写作本书的出发点。包括导言在内,本书共有10章,主要由“取材”“执笔”“推敲”三大部分组成,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写作真正的核心、完成作品前要经历的所有过程,以及通过文字传递信息时应具备的能力。同时,在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从写作的原理、原则、心态、技术到结构设计,带领读者掌握写作的真正核心!作者衷心地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到职业写作者和编辑,以及有志于此的人们,还有所有想要通过写作改变自己和世界的人,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陆旭林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写作的勇气:成为写作高手的训练手册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日)古贺史健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德米特里诗学研究
德米特里是希腊化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其诗学不仅继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而且开创和发展了诸如书信、语篇、语效、辞格、形式、风格、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理论,为此后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德米特里诗学产生机缘及其哲学根基的考察,凸显出其诗学的质点和生长点;对其诗学系统的考察,揭示文学形式与审美反应之间的联系,解决结构主义批评善于发现文本内在秩序和模式却无法阐释效果,印象批评能内省直觉效果文学24.2万字 - 会员
“盖娅”审美:当代中国诗学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年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纲要);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文学10.3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系统梳理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016年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的发展情况。书稿按“史”的顺序,提炼出“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设与深化、困境与复兴的线索,深入分析了“文艺批评与文艺意识形态建设”“科学方法论在文学领域的历险”“文学是人学”等具有标识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做出客观评价。文学20.9万字 - 会员
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
本书主要研究朱敦儒其人其词之特质内涵及其身后的影响效应。作为一位经宋室南渡,历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局宗朝的词人,其传世词集《樵歌》具自传体特质,记录了朱敦儒从伊洛名士至南奔流民,从仕宦官员到嘉禾隐者的心路历程。朱敦儒词的嬗变是两宋之际词质演进的典型样本。《樵歌》中彰显的朱敦儒之人生风致则折射出了两宋之际的士风和时风。近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宋金、元明、清代、现当代的读者对朱敦儒及其词的选择和接受阐文学22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文学20.6万字 - 会员
云南古近代词史研究
云南一地,僻处天南,民族众多,词史本非辉赫,在煌煌中华词史中地位及价值亦近乎模糊。然而,云南古近代词史是中华词史的有机组成,见证了地方文化与主流文明的博弈与共融。同时,云南古近代词史始于元、渐兴于明而盛于清的基本历程及词坛风貌,与主流词坛差异较大,具有地方文学价值与特殊的文化意义。本书致力于梳理云南古近代词人词作及词坛的基本脉络与情状,希望复现其状貌与生态。文学18.5万字 - 会员
王猷定文学创作研究
本书在全面梳理王猷定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围绕其家世、生平、交游、古文创作与诗歌创作等方面,以古文史、诗歌史的开阔视野,进行系统、深层次的整合研究,将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加以审视,努力做到文献考证和理论阐释相结合,既规避琐碎的文献堆积,又拒绝空疏的理论推演,“从文献进入文心”,力争角度新颖,视野开阔,论证绵密细致,以对王猷定文学创作特色、文学史地位给予准确论定,丰富文学史研究,推进清初文学研究进程。文学21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民族性问题研究
本书以宽泛的“民族性”范畴为理论框架,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为主线,全面分析当代文艺作品体现的民族风格、民族审美情趣,探讨文艺作品在反映民族国家历史、展示中华民族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认同、构建与传播积极的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文学29.7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
网络文学批评的关键性问题是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要涵盖哪些内容,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相关路径与内在逻辑。诸如数字技术所催生的网络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究竟增添了哪些新的质素?网络时代的文学评价活动又经历了怎样的机制转型?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与路径是怎样的?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就是要梳理网络文学批评的所有成果,揭示批评界究竟完成哪些既定的理论目标,是否回答了网络文学发展文学2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