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藏在汉字里的古代家国志
许晖更新时间:2021-02-26 19:58:49
最新章节:见 人头上顶着一只大眼睛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作者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常常被汉字最初的美丽形态所打动而深感震撼。这本书从个人的视角精选了102个最能展现古代家国情怀的汉字,不仅详细讲解了每一个汉字字形的演变,而且由汉字字形入手,讲解了与此汉字有关的古代社会的君臣、军事、律法、德行、生死,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藏在汉字里的古代家国志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见 人头上顶着一只大眼睛
- 尸 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 吊 人拿着射鸟的缴守在遗体旁边
- 夭 人行走时两臂摆动
- 弃 逆产的胎儿放到草筐里去扔掉
- 死 活人对着朽骨俯身拜祭
- 葬 人死后用草席覆盖起来
- 鬼 顶着又大又怪异的脑袋的人
- 丧 众人在桑树下哭丧
- 寿 老人在田间主持四时之祭
许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五期)
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艺术史苑、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部分,收录了《欧洲文明里的中国特性》《日本汉诗的去中心化趋势及异质边界》《马可·波罗所记中国的摩尼教、佛教和基督教》《韩朋溯源(下)》《吴大澂甲午战争期间致汪启信札简释》等文章,反映了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社科24.4万字 - 会员
励耘学刊(2020年第1辑/总第31辑)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社科29.7万字 - 会员
杜甫诗歌英译研究
杜甫是我国盛唐诗歌的卓越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典籍英译风生水起。杜甫诗歌的译介与研究也随势而动,成果日趋丰硕,本书便是研究成果之一。除国内杜甫诗歌英译的回顾和展望外,本书探讨了杜甫诗歌英译的描写模式;关注宇文所安于2016出版的英译全集《杜甫诗》;还从不同的理论维度对杜甫诗歌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杜甫诗歌的不同译本的副文本和译序进行了探析。社科15.9万字 - 会员
巧做“洋八股”:心理学英文论文写作与发表
英文论文的撰写是有很多技巧可循的,写作和发表有一定的套路。本书的内容和架构是以一篇英文论文从无到有、从撰写到发表整个写作的流程和阶段来展开的。本书较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英文论文撰写与发表的规则、格式和技巧。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到论文的谋篇,本书都提供了生动的示例,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书在相应的章节后面给出了适当的练习题,以供读者练习。社科10.5万字 - 会员
语言考辨与佛经鉴别
本书分析总结迄今为止从语言角度对可疑佛经进行考辨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展望。书稿正文分为四部分:(1)中古汉译佛经考辨概貌。梳理中古早期汉译佛经考辨、鉴别工作的缘起、对象、方法及原则,评述以往的相关成果。(2)东汉安世高译经的考辨与鉴别。精选甄别、考辨题署东汉安世高译、实则有问题的部分译经论著,从语言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推定题署安世高译的可疑译经的翻译年代/译者。(3)东汉支娄迦谶及社科31.9万字 - 会员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增订版)
作者舒明月采用“串珠体”写法,每篇围绕一个主题(如“颜色”“容貌”等),将一流作家的经典片段串联起来,文学大家的文本作独到的赏析、精准的点评,并从中总结出无数易于学习模仿的技能点,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全书涉及48位汉语顶级作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几乎网罗殆尽,既是“读书地图”,也是“写作宝典”。社科20.6万字 - 会员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三、二十四期)
本书设有“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等栏目,收录了《贞明大圣:后期霞浦文书中的摩尼教最高神》《法国汉学家颇节收藏汉籍初探》《马叙伦和诸桥辙次笔谈考》《马可·波罗所述行在城的夜禁政策》等文章。社科0字 - 会员
美国当代作家的医生界别书写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
本书通过分析医生职业身份的形成机制和维系机制,阐述医学话语如何对医生主体实现收编和改造塑形,论述话语框架如何框定医生主体的可见、可感、可知和可言的范畴,重点探讨当代美国医生作家如何通过书写再现话语指定的界内之物与界外之物的碰撞和对抗,最后论述他们如何从这种身份述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冲突中去发现身份再生产的契机以及重新认识他人的新视角。社科16万字 - 会员
新语往还:中日近代语言交涉史
本书是一本近代语言史著作,总体论述了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特点,指出日语进入现代汉语的时间、典型的事例。介绍了从17世纪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工作,到20世纪初中国人汉译日书的历史经过。以《时务报》《日本国志》《辞源》《官话》等文本为例,讨论中日之间语词环流的情况。并专门考察了“热带”“陪审”“化学”三个名词在近代汉语里出现和普及的过程。社科4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