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发展
黄明辉 王廷勇主编更新时间:2021-04-16 12:33:18
最新章节:四、结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书稿是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三届民族文化研究论坛的会议论文集。主要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地方经济、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研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等相关论文二十余篇。
上架时间:2019-06-24 00:00:0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发展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四、结语
- 三、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 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红色文化遗产的类型
- 贵州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 十八、不断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式方法
- 十七、打造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乡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增强乡村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 十六、重视对农村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关注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 十五、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 十四、培育和发展乡土文化
黄明辉 王廷勇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国学论衡(第8辑)
《国学论衡》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集刊,旨在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理解和诠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世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以理性考量塑造未来中国文化和学术思考。本刊现为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年刊,登载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文化23.4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文化19.7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选择与构建
本书以“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选择与构建”为主题,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模式选择历程,二是构建适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模式的选择历程并提出构建“层级化和谐”这一理想的文化模式,其意在增进多元文化共生与和谐的自觉,让中国文化不仅成为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表征”,而且成为指引人的发展的“设计”,让我们的美好生活充满阳光与希望。文化20.4万字 - 会员
中国神话求原
女娲补天其实补的是历法?逐日的夸父其实是一棵树?九尾狐其实是天上的星宿?本书探究了30多个中国神话故事,通过严谨的考据和缜密的分析,像破案一样破解了中国神话背后的现实原型,并指出中国神话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是古人的科学探索,蕴含着丰富的古人智慧。读者惊呼“当代福尔摩斯”“《走近科学》神话版”“读来就像推理小说一样过瘾”“读完醍醐灌顶”。文化27.8万字 - 会员
中华经典现代解读丛书·从《大学》看修身之道
本书将为您给出答案。该书作者对儒家经典《大学》可谓极深研几,为我们提炼出了《大学》中有关“修身”这一课题的精华之论,又善以现代视角深入浅出,循着古人的足印,踏出新的步调。读罢此书,相信探寻修身之道的您一定会豁然开朗,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不会只是空洞的吟诵,而将有全新的理解和思考。只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炼为谦谦君子,指日可期。文化6.3万字 - 会员
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民间话语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与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政治革命话语等紧密交织在一起,极大地适应并促成了中国诗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中国新诗现代性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该著围绕民间话语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大众传播和本土接受等问题展开,结合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传播接受的不同阶段,重点考察分析了民间话语在中国新诗的平民化、革命化、大众化实践及民族形式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所呈现的文化19.9万字 - 会员
道德经玄门新证:校勘篇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版本众多,注家百出,各版本之间多有不同,杂陈罗列,难定一是,给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本书以《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门”作为开启《道德经》宝库的钥匙,一方面对文句进行了厘定,又简明扼要地诠释字句,进行准确翻译,并利用地下发掘帛书资料并结合历代递传的《道德经》注解文本,相互勘文化45.2万字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七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4.6万字 - 会员
清代龙袍研究
清代龙袍起源于后金、形成于顺治、发展于康熙、成熟于雍正、定型于乾隆中期,代表了清代皇家织绣技艺的最高水平。其装饰起初深受明代影响,后形成独立的风格。目前,人们对清代龙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乾隆以后,清前期提及不多。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实物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清代龙袍的产生、制度的形成、制作的方法、纹样类型及风格演变,其中较大篇幅地论述了清前期的龙袍。此外,书中也结合时下热点探讨了清代龙袍的断代问题,文化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