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更新时间:2019-09-16 14:52:04
最新章节:附录三 淞沪会战日本侵略军指挥系统判断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之亲历记录。本书原书名为《淞沪会战》,丛书名为《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书号为ISBN978-7-5034-3702-1,现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要求,将该书纳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丛书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设计,内容不作改动。特此说明。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毙伤日军四万多人,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本书分五个章节,再现了淞沪会战的惨烈。
品牌:中国文史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文史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附录三 淞沪会战日本侵略军指挥系统判断表
- (三)九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三十日
- (二)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
- (一)八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
- 附录二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 附录一 淞沪会战大事记
- 高志航淞沪空战立殊功
- 空军抗敌纪实
- 中华战鹰,殊死报国
- 第九章 | 空军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与近世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变迁
本书运用地理学与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广泛收集方志、民间文献、域外文献等各类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从地理环境与历史维度探寻了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及重要贡献,继而分别从福建的民众生计、民风习俗、地域人群、民间信仰、政区变动等视角多维度剖析海上丝绸之路与近世以来福建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注重宏观论证与微观阐释相联系,并进行区域比较,考察地域社会分异,揭示海上丝绸之路对近世以来福建历史22.2万字 - 会员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1辑)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论坛既鼓励青年学者研究思考关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注重选取那些意在开拓新的领域、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民国史学科注入新的思维与历史30.4万字 - 会员
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本书作者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非预期结果”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围绕“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这一核心问题,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变法”进行了具有现代意涵的解读。作者充分运用史料,阐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理念、经过和结果;更采用了社会学的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的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历史32.7万字 - 会员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历史19.6万字 - 会员
民国中产阶级账本:体面地用好每一文钱
本书为民国一位中产阶级——安徽宿州货栈经理的个人日常收支账本,以及作者对该账本所做的详细考证与分析。本文深入剖析账本主人在1936年至1942年间的日常收支和若干重要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家人生病、死亡、殡葬、祭祀活动,下乡收租,书籍购买与阅读,社交礼仪,战时应变及爱国捐献等,从中透视账本主人新旧杂糅与中西融通的文化性格,其行事风格既体现较高的经济理性,又带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也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历史2.8万字 - 会员
元末士人危素研究
元代人物历来受到学界关注,本书所考察的士人危素,是这一群体中的代表。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江西临川人。他以文学著称,却因身仕元、明二朝备受后人争议。本书详尽探讨了危素的家世、生平、社会交往与文化成就等内容,旨在从个案角度增进对元朝政治、文化以及民族交融的认识。历史18.4万字 - 会员
辛勤格物知是非:清史探微集
本书是清史学者辛格非关于清史、边疆史地、满学等9篇论文的结集。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硕士论文《清代蒙古旗人史地学探究》,文章对蒙古旗人如博明、法式善、和瑛、松筠、崇彝、延清等史地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术背景、阶段性发展及特点作了系统考察。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清史研究的7篇文章,包括《调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尝试》《没写入书中的历史——毓旗口述》《清朝皇帝大婚与文化交流融合》《清代帝后谥号与历史21.3万字 - 会员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梁启超系”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另一类”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另一场新文化运动”。历史25.3万字 - 会员
柳原前光《使清日记》研究与校注
本书“研究篇”从赋予言说以意义的文学性阅读出发,梳理《使清日记》所载内容,研讨柳原前光的中国观察和中国认识,从文学发生学角度分析日记的文本生成,并从一个侧面呈现晚清社会、近代中日关系以及两国殊途分野的近代化进程。“校注篇”对《使清日记》写本录文并断句标点,校记其中的衍字、脱字、误字、旁注、誊录空白等,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改正书页混乱情况,对中日重要人物、节点事件以及难解字词的含义、诗文的用典出处等予历史23.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