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产党宣言》探究
更新时间:2019-01-04 13:28:4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旨在走出一条不是“寓教于乐”而是“寓教于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子。与其他学术作品相比,本书有以下几个特征:(1)在汉、德、英、法、俄五个文本之间出现差异时,会以德文原版为比照,指出有什么样的差异。对于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在英、德、法、俄文本中,重要的词几乎都字对字地标出汉语的词义,这样在读汉译本发生理解上的分歧时,可以便捷地找到这些译本中的相应的词,更容易达成共识。在标词的时候,本人对每个词的词义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然后再选出最恰当的或最容易误解的词义,因此在选词上是比较讲究的。(3)对德、英、法、俄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做了拓展性研究,让人感觉到各种不同语言在词义上的差别,说明做经典著作的原版研究需要依据原版语言的必要性,同时激发人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考,并用简洁的散文方式写作,能够增强这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而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传播力。共产主义信仰的建立的前提是人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本书在拓展研究中加强了道德和艺术方面的内容。高尚的道德要求个人要超越自私,而伟大的艺术则帮助人从美的角度陶冶这样的道德情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共产党宣言》探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共产党宣言》推导环节
- 第四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 第二章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 第一章 资产者和无产者
- 《宣言》导言探究
- 题目探究
- 前言 阅读字对字译本更容易透彻地理解原文
- 《共产党宣言》序言片断点评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本书围绕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勾勒出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最后落脚在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上。全书共分六编,各编内容基本上按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序,反映了理论创新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品质。开篇绪论强调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全书主体结构由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及其运用编、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哲学57.6万字 - 会员
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马克思理论的双重维度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这双重维度来阐释马克思理论的有机整体性,综合运用文本解读、思想史研究和专题探讨的方法,分别界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资本批判的内涵,梳理双重维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阐明双重维度的现实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并在双重维度相互建构的理论视野下,围绕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现路径与实质、资本批判的理论逻辑等专题展开探讨,希望彰显马克思理论的双重维度的当代价值。哲学23万字 - 会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透视: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文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于2023年5月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本书汇集了参加本次论坛的24位国内知名哲学家的精彩发言。全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主题,从哲学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和中国哲学22.4万字 - 会员
沉思与批判: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道路
卢卡奇是匈牙利现代著名思想家,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广泛收集卢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关材料,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据大量第一手文献,通过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艰难曲折复杂的沉浮历程,全面研究了卢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观描述了卢卡奇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其一直到最后都始终笃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生。哲学43万字 - 会员
马克思哲学的世界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的哲学,离开马克思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必然离题万里,往往把马克思哲学抽象化、教条化,甚至贫困化。资本主义现代世界遭遇时代困境——社会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异化矛盾同步、“悖论”共生。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不断尝试破解这个时代难题,却终究“心事都虚化”。马克思哲学的首要创新是首倡“改变世界”的哲学观,然后才是关于世界、人、社会和时代的实践论的本体论洞察、人性论追究、认识论哲学29.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的辩证时空理论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是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在哲学上的突出表现是划时代的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想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这场革命颠覆了建立在“永恒时空”基础上的观点,建立了全新的以“辩证时空”为基础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当下学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尚有不足和误区,本书旨在比较全面地廓清马克思辩证时空理论。本书对马克思从早期到成熟哲学12.8万字 - 会员
何谓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活动及其矛盾运动是思想观念以及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此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同唯物主义的其它含义相比,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哲学22.4万字 - 会员
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哲学研究
本书从哲学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选择了“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作为研究主题,就是力图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当代形态、构成系统、基本形式、主要环节、运行机制、价值意义、合理规范等问题,从而深刻理解虚拟性活动这一人类活动的新形态和人、社会存在发展的新方式兴起的必然性、本质、特征、作用、价值等,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和社会的本质及发展的趋势。哲学15.7万字 - 会员
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比较
本书基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探寻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在梳理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来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旨归及其对列宁与葛兰西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梳理;分析并总结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性、局限性与互补性;结合现阶段世情和国情,从宏观理念层哲学1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本书围绕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勾勒出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最后落脚在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上。全书共分六编,各编内容基本上按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序,反映了理论创新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品质。开篇绪论强调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全书主体结构由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及其运用编、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马哲57.6万字 - 会员
马克思哲学的世界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的哲学,离开马克思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必然离题万里,往往把马克思哲学抽象化、教条化,甚至贫困化。资本主义现代世界遭遇时代困境——社会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异化矛盾同步、“悖论”共生。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不断尝试破解这个时代难题,却终究“心事都虚化”。马克思哲学的首要创新是首倡“改变世界”的哲学观,然后才是关于世界、人、社会和时代的实践论的本体论洞察、人性论追究、认识论马哲29.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个内在的理论逻辑集中表现为它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本书选取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时期的历史作为阐释对象,围绕重大事件发生和重要思想形成谋篇布局,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发展的进程。希冀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马哲27.6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自传: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卷、文哲学部卷(全2册)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后即在首页开辟了“学部委员”专栏,发表“学部委员学术自传”及访谈等文章,旨在宣传我院杰出专家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治学经验、优良学风。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非常具有可读性。这个创意得到了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的支持,陆续赐文发表,扩大了学部委员的影响,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几年下来,已经发表了100多篇,今年又收到了几十篇,共有140篇,平均每篇15000字左右。各篇基本由以下马哲5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