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盛庆斌编著更新时间:2016-01-13 13:47:03
最新章节:第93章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品牌:青苹果数据中心
上架时间:2008-10-01 00:00:00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青苹果数据中心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盛庆斌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苏轼诗词艺术十讲
本书从诗词、艺术切入,聚焦苏轼的诗画理论与自然观,并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创作心态与文艺见解加以分析,探索苏轼所开创的深邃精妙的艺术境界。本书内容分为苏轼的“诗画同异说”、论苏轼的自然诗观、苏轼论艺术风格、谈苏轼的题画诗、论苏轼诗中的自然山水动态美,以及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和理趣等十讲。文学11.4万字 - 会员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拟诗”是此期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当时许多^疏的大诗人都有许多拟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通过对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文的研究,探讨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当时士人创作心态之间的关系,与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将这三十首诗放在整个南朝文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给这种“为文造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思潮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文学17.8万字 - 会员
文学与人(相山学术丛书)
本书是作者为学三十来年撰写的关于文学的论文和评论的结集,共计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践行“掐尖儿式”研究的理念:选择顶尖级的名家、最优秀的经典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和阐释的对象,以实现研读经典、走近大师、与大心相遇的目标。文章虽类分三种(经典细读、名家评析、现象透视),时跨三代(古代、现代、当代),但却以人这根红线使其彼此融为一体:探究人心的玄奥幽深,体察人性多维百态,关注人生的处境出路,礼文学38.1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五季
本书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切入点,聚焦传统文化,解读中国思想与文学之美。内容包括了世、家、情、理、人等几个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主题。通过对《西厢记》《说苑》《东周列国志》《颜氏家训》《世说新语》以及《金瓶梅》几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引导大家对其进行深入的赏析与理解。文学33.6万字 - 会员
最新网络小说佳作赏评
本书共收评了63篇近年来较受观注的网络小说,分为现实篇、历史篇、幻想篇。现实篇指建基于现实生活,以当今生活场景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白衣天使的精诚奉献、娱乐明星的叱咤风云、打工仔的埋头苦干;这里有爱情的甜蜜、生活的艰辛,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历史篇指描摹历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唐代的雄壮、宋代的图强、明代的无奈、清代的崛起、民国的战斗,以及一些少文学24.8万字 - 会员
傅斯年讲诗经
《傅斯年讲诗经》是傅斯年先生在1928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所写的讲义,也是近现代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本书考证、注疏兼备,多有新解,作者系统梳理了历代《诗经》研究的成果,进而提出研究《诗经》既要欣赏其文辞,更要注重其作为历史材料和古代言语学材料的价值。书中以叙录《诗经》诸篇为主,共分为《周颂》《大雅》《小雅》等几部分,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文学7.3万字 - 会员
阅读苏轼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明版的苏轼传,叙写了苏轼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博大的心灵世界,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分析了苏轼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名家视角”,选取了黄庭坚和王水照的文章,第四部分“苏轼年谱”,能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苏轼。文学10.1万字 - 会员
聊为之说:温故知新小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或现代学术经典的若干文章,其中较多跨越自己专业的随谈,所以作者自认是“聊为之说”。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是关于先秦及唐宋诗文的随谈;第二辑谈及的近现代作家,也多是围绕他们与古典的关系而言;第三辑是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现代文学研究的评论,亦与古典学术传统有关。文学32.4万字 - 会员
本土文学:溯源与评论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该书集中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相关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思考成果。本书共收入文章31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本土文学溯源”,下编为“本土作家评论”。本书所指的“本土文学”,其概念外延可以逐步缩小:面对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是“本土”;面对中国文学,湘楚文学是“本土”;面对湘楚文学,永州文学是“本土”。上编的“溯源”,就是根据这样的层次概念进行追溯的,从文学与文化及人的生活、生命的关系开始文学20万字